標題所涉及的“看家”車型并不完全等同于銷量最好的車型,也許這款車型本身整體素質很不錯,但是可能由于車輛定位、產能等因素,并沒有取得預期的銷量效果,但站在選購的角度,它們依舊值得認真考慮。
● 第十名:長安福特——福克斯
福克斯前不久剛剛推出2011款,一直讓人抱怨沒有天窗的手動舒適型福克斯也終于加上了天窗,而其它福克斯車型甚至加裝了大燈隨動轉向系統,而其價格相對來說也更富競爭力。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福克斯作為長安福特當家車型的整體實力。
2011款福克斯外觀展示
外觀的審美趨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福克斯是那種骨子里就透著運動基因的類型,狹長的大燈和X型大嘴格柵設計是福特家族的特色。外觀整體的和諧程度,無論是在國內或是在國外,都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福克斯內飾展示
內飾是福克斯相對受詬病最多的地方,雖然造型和設計本身并沒有問題,不過它從上市初始到現在一直沒有停歇過的粗糙做工以及頻繁的小毛病,因為這款來自歐洲的小車并沒有像歐洲人那樣把嚴謹放在首位,用戶的抱怨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福克斯配備了1.8L和2.0L兩款自然吸氣發動機,2.0L發動機是運動版的標配,它從參數上不算優秀,和同排量的發動機相比沒什么優勢,這是造成很多網友對福克斯又愛又恨的地方,尤其是搭配了4速手自一體變速器的車型,更是一定程度上拖了福克斯動力性的后腿。
福克斯后排頭部和腿部空間
福克斯的軸距雖然長但并不代表空間大,實際體驗中的確如此。170cm的編輯調整好座椅后分別坐進前后排,可以看到福克斯的后排空間則剛剛夠用。這個原因主要來自于底盤結構,福克斯的后懸掛采用多連桿形式,特點是穩定性好,對提升操控性能有幫助,缺點在于體積大,所以福克斯的后排被無情的壓榨了。前后排的頭部空間到是相差不多,一般的人都不會覺得壓抑。
提及動力方面,不得不提它的動力性能,經過汽車點評網的專業測試,這款福克斯2.0L手動車型最終取得了9.62秒的0-100Km/h成績,這個成績足以讓福克斯在同價位車型中數一數二了,當然,高轉速的發動機起步模式,是它能取得如此成績的重要原因。
原手動舒適版在上市5年后終于增加了天窗這項配置
在2011款配置方面, 原福克斯手動舒適版加裝天窗,并且指導價從11.89萬降至11.48萬,原自動時尚增加皮質座椅,同樣指導價從原13.49萬降至12.78萬。賬面上看,2011款降價幅度增加了不少。當然,具體價格您還要參考經銷商。
● 編輯點評:
雖然現款車型依舊老當益壯,但編輯還是熱情期待新一代福克斯的到來,而且新的動力搭配系統也讓人更加向往。至于其在銷量上,能否支撐長安福特以往的輝煌,還是更未知數。當然,以上只是對未來福克斯一個愿景,回到現實中來,現款福克斯才是目前成熟、穩定之選。
[分頁]● 第九名:吉利——帝豪EC7
單純從銷量上看,帝豪EC7要遠比它的“師兄”吉利自由艦差了不少,但要說整體定位于品質,EC7卻和自由艦有著云泥之別。作為吉利首次展示的高品質車型,帝豪EC7在很多方面都讓人眼前一亮,吉利整個品牌也向更高品質的定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帝豪EC718外觀展示
必須要不厭其煩的再說一遍,帝豪EC718外觀依舊是出自歐洲某設計室。總體的評價:它的外觀符合主流家用車型的設計理念,圓滑的側面線條從車頭一直延伸到車尾。可以明顯看出,帝豪EC718的尾部還是有很重的模仿痕跡。
吉利自主研發生產的1.8L JL4G18發動機
帝豪EC7搭載吉利自主研發生產的1.8L JL4G18發動機,帶CVVT智能連續可變進氣相位調節技術,最大功率為102kW(138馬力)/6000-6200rpm;最大扭矩為172Nm/4100-4300rpm,技術上創新不多,但從數據上已經完全達到合資品牌的水平。
2011款帝豪EC718的CVT變速箱
憑借CVT在平順性方面的優勢,帝豪EC718的乘坐舒適性增色不少,日常城市駕駛也變得輕松愜意。同很多自主廠商一樣,這款CVT變速箱來自南京生產的,比利時邦奇公司的VT2型號變速箱。
帝豪EC7軸距為2650mm,在緊湊型車中處于中上游水平,車內空間也基本與軸距相符,橫向與縱向空間還可以,但受限于弧形的車頂設計,帝豪EC7在頭部空間方面稍有些壓抑:身高172cm的駕駛者坐入前排,頭部只有不到半個拳頭的富余空間。
全系標配自動空調和自動大燈
自動空調和自動大燈是帝豪EC718全系的標準配置,好處自然是使日常的駕駛使用變得更安全方便,與此同時也拉升了帝豪EC718全系的配置高度,和整車的檔次感。
● 編輯點評:
吉利這兩年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帝豪EC718讓我重新認識了自主品牌的實力,不錯的做工、出色的品質、較高的配置都使它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但愿吉利在收購沃爾沃之后,可以充分的利用好優勢資源。
[分頁]● 第八名:一汽豐田——卡羅拉
歷經十代的變革,卡羅拉打破了一個又一個汽車銷量的歷史記錄,堪稱“活化石”式的車型,它在人性化方面已經做得非常極致,而且去年新增的車型不像很多改款車型那樣,只在外觀和內飾方面做一些小改動。卡羅拉在動力匹配和一些關鍵配置上也做了一些調整。
此次的改款使卡羅拉在外觀上與海外的版本幾乎相同
新款卡羅拉首先是鍍鉻格柵變得更大,搭配探幅度更大的車頭LOGO,看起來要比之前的設計更加時尚大氣,還略點一點進攻性。大燈線條更豐富,更銳利,讓它看起來更加有神,但內部燈組并沒有變化。整個飽滿的前臉雖然在第一眼往往不能給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但無疑是那種越看越有味道的類型。
卡羅拉清爽簡潔的內飾中用料與做工都很難挑出什么毛病
原本比較規矩的正圓形方向變成了類似于運動型車的平底方向盤,并且還嵌入了銀色裝飾,在高配車型上銀色裝飾處還增加了多功能按鈕。這種設計也讓我產生了疑問,定位于家用車強調舒適實用的卡羅拉,在上深下淺的內飾氛圍中用上這樣一款方向盤是否合適?
1.6L(左)與1.8L(右)發動機均內置有雙VVT-i技術
新款卡羅拉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引入了全新2.0L動力(3ZR-FE發動機)和CVT變速器。另外1.8L動力調教略有不同。其中2.0L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06kW(144馬力)/6200rpm,最大扭矩187N·m/3600rpm。另外,1.6L(1ZR-FE)和1.8L(2ZR-FE)的雙VVT-i發動機將會繼續沿用,1.6L車型動力不變,而1.8L動力則和老款略有不同,升級到了最大功率140馬力(103kW),最大扭矩為173N·m。另外1.8L/2.0L排量車型均配有CVT變速器。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卡羅拉在配置方面也并不落伍,除了導航系統之外,液晶屏還能提供可視倒車影像,大大提高了行車安全性。此外,除了真皮座椅、自動空調、電動天窗等裝備外,卡羅拉還將定速巡航納入標配名單。
● 編輯點評:
要知道卡羅拉有多經典,看看它幾十年來累積的銷量就清楚了,雖然難免還是受到日系車型的一些“習慣性”詬病,但這些并不妨礙家庭用戶選購它,畢竟老百姓更注重的還是皮實、耐用,況且卡羅拉的安全性也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差。
[分頁]● 第七名:奇瑞汽車——風云2
在5萬多元的區間內,風云2是給編輯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車型,雖然它依然不如QQ3來的那么實惠,但選擇風云2多花的2萬塊錢,也應該不會讓您后悔,這不是有意的吹捧,而是我們確實能在風云2看到奇瑞細節方面的用心,尤其是人性化設計方面,這個級別固有的劣質感不會在風云2中顯現。
風云2外觀展示
風云2采用了仿生學的設計,并且由由意大利的設計師操刀設計,“鯨魚”的外觀看起來扁平而顯得前部突出,編輯還是比較喜歡兩廂車型,三廂的小短尾的設計看起來有些突兀,不夠協調。尾部的線條也顯得有些凌亂,尤其是紅色車身,更襯托出尾燈有些小。
中控面板設計很簡約但功能并不少
風云2的內飾依舊與鯨魚有關,尾鰭的造型非常獨特,也早就了左右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它們并非是完全是擺設,駕駛員側的是倒車雷達的距離顯示,副駕駛席前的顯示屏主要顯示一些車輛及周邊的相關信息,像車內外溫度之類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風云2的中控臺材質比較柔軟,這一點完全超越了同級甚至更高級別的對手。
在關乎日常家庭使用舒適性的乘用空間方面,風云2的表現可說是中規中矩,以身高1.75米的乘客為例,坐入前排后,頭部到車頂有一拳左右的距離;而轉入后排,頭部空間下降為四指左右,膝蓋更是距離前排座椅不到一指。
目前風云2全系均搭載代號為ACTECO-SQR477F的1.5L四缸16氣門發動機,最大功率80kW(109馬力)/6000rpm,最大扭矩140Nm/3000rpm,從數據上看相比同排量對手還是頗有競爭力的。
風云2全系標配行車電腦
相信經常開車的人,沒有人會抵觸行車電腦,車門開啟狀態、油耗、行駛里程等等被一覽無余的顯現出來,大大方便了駕駛員。據編輯所知,這個價位擁有行車電腦的只有奇瑞公司旗下的車型。
可一鍵下降的四門車窗
風云2具備了罕見的四門一鍵下降的功能,雖然它依舊不具一鍵上升和防夾手功能,但僅憑這一點就足以秒殺很多高價位的對手,要知道不少20多萬的車都不具備!從這點可以看出,對于一些小設計,自主品牌并不是沒有研發、使用的能力,關鍵是要看對細節設計的用心程度。
● 編輯點評:
風云2在細節上足夠用心,小到反光板,大到具體配置,風云2都體現出不錯的細節配置,當然,是相對這個價位的總體水平而言。如果說依然還存在遺憾,那就是風云2沒有自動擋車型,如果要是再能配備AMT變速箱,相信銷量能進一步提升。
[分頁]● 第六名:北京現代——悅動
做為一名悅動曾經的擁有者,悅動的外觀和空間還是令編輯非常滿意的,裝配工藝和做工在這個級別也算比較優秀。只是,悅動羸弱的動力(1.6L),實在和這個美麗的“大殼子”有些不大相符,城市的綜合油耗也不低。
悅動外觀展示
除了車標外,悅動從外觀上絲毫看不到伊蘭特的影子,前臉輪廓飽滿,并大量使用棱角鮮明的造型設計,車前蓋上的明顯隆起更是使其看上去頗有幾分肌肉感。車身線條流暢簡潔,細節設計銳利而有攻擊性,整體給人感覺極富動感。明顯是為了迎合時下年輕人的流行審美需求。
悅動的內飾設計一改伊蘭特的偏向駕駛員側的設計風格,雖然形式和格調較為常見,但細節做工和裝配工藝,還是比較不錯的,當然這個級別的內飾“用料”,都不會太大方,廉價的塑料材質還是被大量的應用在中控臺上。
悅動1.6L自然吸氣發動機
悅動上配備的兩款發動機技術相對成熟,都是現代集團(包含起亞福瑞迪)主力車型的發動機,均為直列4缸雙頂置凸輪軸電噴發動機,但只有1.6升發動機上具備智能可變氣門正時系統,最大功率123Ps,最大扭矩155Nm。
悅動的車身長進了不少,車身長/寬/高分別達到了4542mm/1775mm/1490mm,軸距更是達到了2650mm,這使得車內空間較之伊蘭特更充裕:身高168cm的乘客在前排時,在保證一個自然放松姿勢的同時,頭部還能夠留有一拳以上的活動空間,只是側向支撐不佳,座椅也只能通過手動調節。
● 編輯點評:
悅動繼承了伊蘭特很多的優點,譬如說空間、保養實惠等等,而且它還在伊蘭特的基礎上加以完善,從北京的銷量來看,它還是非常成功的,但是(真的不想說但是),在一些“看不見”的方面,諸如起步時的調教等,悅動還需要更下一番功夫才行。
[分頁]● 第五名:比亞迪汽車——F3
實惠!就是老百姓最認可F3的原因,它也是使比亞迪F3保持車壇“常青樹”的最重要原因。它在這個榜單的出現,就像捷達和桑塔納那樣不出意料。銷量就是證明一切的最好辦法,因為群眾的眼睛是最雪亮的。
F3取得的市場成績不錯,F3R有很大的功勞
在比亞迪F3的銷量中,兩廂車型F3-R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沒,主要的成功原因還是在于它時尚的兩廂設計——非常符合年輕人喜愛動感的口味,而切較F3進步明加顯的鈑金工藝,也終于讓它那個“經典”依舊的外形,給人不一樣的視覺觸動。
F3在內飾設計上更加融入時尚的潮流,上黑下米的雙色搭配清新而不失穩重。做工也擺脫了原先的粗糙,甚至在一些細節處的創新,更讓人頗覺眼前一亮。特別是編輯過去一直詬病的桃木裝飾,也被取消點了,看起來年輕了不少。
車內前后排空間都足以滿足身高一米七五的乘客使用
2600mm的軸距還是可以保證車內的乘坐空間:前后排頭部空間都不錯,身高175cm的編輯坐進車里,也能保證距離車頂有一拳左右的活動空間;但后排的腿部空間只能算是夠用,較短的座椅坐墊更使得乘坐舒適性大打折扣。
手動擋車型的動力搭配為4G15S組合D16五速手動變速箱
在動力方面,比亞迪F3R更是全系搭配的三菱4G發動機:較早推出的手動擋車型使用1.5L的4G15S發動機,采用單頂置凸輪軸、四缸16氣門的配氣結構設計,能夠輸出78kW/6000rpm的最大功率和134Nm/4500rpm的最大扭矩。相比4G15其最大賣點就在于內置有MVV(垂直渦流稀薄燃燒)技術。搭配D16五速手動變速箱,其和三菱的4G系列發動機算是在國產汽車中最為常見的動力組合之一,優勢在于價格便宜、技術成熟,保養維護便捷經濟。
比亞迪依托著自己在電池方面的優勢,在3月份推出了F3DM低碳版。和早先的比亞迪F3DM一樣的汽油機+電動機的雙動力模式提供動力,其中M1純電力系統的最大功率為25kW,M2純電力系統的最大功率為50kW,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50kW。另外F3DM低碳版新增加的車頂太陽能電池充電系統可以吸收的太陽能輸出為低壓電,低壓電經升壓轉換為高壓電,并將能量儲存在鐵電池中。 當然,從銷量上看,這款車型并不是亮點,更多的只是一種態度。
● 編輯點評:
盡管有些朋友會有質疑的聲音,但是比亞迪F3銷量的成功依舊是個不可否認的事實,這也從側面說明,我國購車用戶的普遍消費水平,還并沒有達到非常高的層次。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希望比亞迪不斷提升自己的車型本身。
[分頁]● 第四名:東風日產——軒逸
日產軒逸的英文名稱是Bluebird,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藍鳥”,盡管藍鳥的基因在軒逸上已經所剩無幾,但它自2006年上市以來,雖然沒有經歷太大的改款,但憑借著出色的空間和豐富的配置依舊贏得了很多車主的喜愛,每月一萬多的銷量自然完全在情理之中。
日產軒逸外觀展示
軒逸的前臉更符合亞洲人對家用車的審美要求,圓滑的車身和相對保守的設計沒有明顯不協調的地方。側面上看,有些類似“面包車”的感覺,輪廓十分飽滿。只是1700mm決定了相對較窄的車身寬度,無論是使用還是外觀看上去似乎都有些小氣。
軒逸采用了1.6L和2.0L兩款自然吸氣發動機
09款軒逸對型號為HR16DE的1.6L和型號為MR20DE的2.0L發動機,進行了重新調教,最大功率有所增加,而最大扭矩保持不變。1.6L發動機最大功率增至117Ps,扭矩153Nm,功率上比頤達的增加了8Ps。而2.0升發動機最大功率增至143Ps,最大扭矩189Nm,比天籟上的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還多出了7Ps。
2.0L車型的CVT變速箱
日產的主力變速箱——X-Tronic CVT無極變速箱只出現在2.0L車型上,而1.6L車型則分別采用5檔手動和4檔自動變速箱。從燃油經濟性和行駛平穩性來說,CVT變速箱無疑極具優勢,而4檔自動變速箱顯然在技術上已經落伍了。
軒逸前排空間展示
軒逸后排空間展示
輪到軒逸的空間長項了,身高175cm的編輯做在前、后排都可以擁有兩拳的頭部空間,而在前排座椅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后排的腿部空間可以達到兩拳!這個成績不但在同級中數一數二了,哪怕在中型車里也并沒有劣勢。
● 編輯點評:
如果您特別在意空間和舒適性,那么軒逸一定符合您的胃口,而且據部分網友反映,軒逸的CVT車型燃油經濟性也非常的不錯,這就更加使家庭用戶沒有拒絕它的理由了,前提是您得徹底放棄操控性和動力性。
[分頁]● 第三名:一汽-大眾——寶來
寶來去年推出了Sportline版,看起來運動了很多,但“內心”還是沒什么變化。而去年6月份上市的2011款增加了1.4TSI發動機和DSG變速箱的組合,雖然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但還是在銷售上給寶來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1款寶來外觀展示
2011款寶來在外觀上的改動非常的小,前臉看起來依舊走低調路線,穩重不張揚。小嘴進氣格柵是傳統的樣式,靈感來自EOS的淚眼大燈也非常的低調,一氣貫通式的霧燈為前臉增加了很多的氣勢。LED尾燈的設計也頗具魅力,造型和實用度都非常不錯。
桃木裝飾對于現在早就已經過時了,尤其是那些裝了仿桃木裝飾的車型總會給人俗套和老土的感覺,老款寶來曾經就是這樣,好在2011款終于增加了鋁拉絲內飾,但是這部分裝飾面積很大,容易暴露出質感上的不足,而且如果面積小點,在視覺上會更協調。
新款寶來的空間并沒有任何變化,不過由于上一代車型將軸距加長了10cm,因此在空間方面的表現真的很不錯。我們身高175mm并且體態發福的編輯并沒有感覺到局促感,唯一稍顯遺憾的地方,就是后排的頭部空間。
這款1.4T發動機和DSG變速箱的組合已經屢見不鮮了,而這套動力系統目前廣泛應用于大眾緊湊型車上面,并且在之前的速騰測試中我們就已經有機會和它們碰面。小排量發動機加渦輪的意義在于保證較低的燃油消耗,同時運用渦輪增壓的特點,在較低扭矩下發動機便能夠達到最大扭矩,并且形成一個寬廣的平臺,這對于市區駕駛非常有用。
● 編輯點評:
用老款寶來的“駕駛者之車”來形容新寶來顯然有些不合適了,現在的寶來已經完全走到舒適和家用這一領域,盡管1.4TSI+DSG的技術夠先進,動力也相對夠迅猛,但編輯還是建議您把它當做一款家用車去對待。
[分頁]● 第二名:上海大眾——朗逸
盡管很多朋友對于銷量統計存在著質疑的聲音,但朗逸能始終保持前三名的絕非浪得虛名。作為上海大眾第一款“自主”緊湊車型,朗逸在繼承了大眾嚴謹、扎實的品質同時,徹底的走向了家用化的設計風格,從內飾、空間到懸掛調教,無一例外。
雅金色2011款朗逸前臉細節展示
朗逸的前臉放棄了大眾家族之前的U型一體式中網,重新回歸到橫條格柵的年代,這一點在第6代高爾夫、帕薩特新領馭上都有體現,朗逸的車身整體線條都被設計成圓滾滾的,剛毅的棱角不見蹤跡,也許這是更為凸顯出家用車的自身定位和那個我們所熟悉的“VW”車標。
定速巡航被繼承在高配車型左側方向盤上
2011款朗逸在內飾的顏色搭配方面有一定細節上的變化,黑色中控材質的面積有了一定的增加,音響系統的周圍也新增了銀色飾板,同時,仿桃木裝飾的顏色也變得更深。除配色的變化外,方向盤的樣式也改為了和高爾夫6一樣的形狀。另外,儀表盤的背景顏色也換成了更主流的白色背光。
EA111系列的1.4TSI渦輪增壓發動機
動力方面,朗逸雖然之前早已推出1.4TSI+DSG的動力組合。但16.28萬的定價確實有些曲高和寡,好在2011款朗逸推出了4款1.4TSI車型,讓整體的車型選擇更加豐富。不過考慮到朗逸的主打定位是家用方向,1.4TSI的動力系統似乎在性能和維護上都有些不大實用,所以建議還是選擇搭載同為EA111系列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車型吧。
朗逸后排空間展示
朗逸加長到2610mm的軸距完全是為了后排的乘坐空間,經過身高175cm的編輯親身體驗——在擁有天窗的前提下,朗逸的前排可以保持一拳的富裕,而同樣的編輯做在后排,頭部和腿部都能達到一拳以上。
● 編輯點評:
朗逸的動力、平臺、配置等是基于德國大眾的,這首先保證了其高品質和技術領先性,而它在舒適性的表現卻更像是一款日系車型,十分注重車內乘客的感受。如此這般集成了各自有點的朗逸,真的想不成功都難。
[分頁]● 第一名:上海通用——賽歐
十年前,上海通用將一款原型為歐寶可賽的小車引入國內,并取名為賽歐,在當年老三樣當道的時代,它開創了十萬元家轎的新時代,從此轎車開始快速走進家庭。十年后的2010年,上海通用又將一款新賽歐帶到了消費者面前,憑借著國際大品牌的品質及較低的價格,新賽歐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并迅速熱賣起來。
賽歐外觀展示
賽歐的前臉延續了雪佛蘭家族的傳統,金領結標志采用鍍鉻鑲嵌并向前突出,顯得非常醒目,使人從遠處也能一眼就看出來這是一輛雪佛蘭。中網兩側的前大燈大致成平行四邊形并向上微微翹起,透露出時尚年輕的味道;整車側面線條前低后高,呈俯沖狀。
新賽歐內飾
賽歐的內飾很簡潔,或者說有些簡單,配置也很低,甚至低配只有收音機,但做工與設計還是體現出合資品牌應該有的水平,座椅雖然不是真皮,也沒有電腦調節,但坐上去很舒服,各部分細節處理也比較到位,沒有出現某些自主品牌稍顯別扭的情況。
賽歐采用了1.2L和1.4L兩款發動機,其中1.4L車型最大功率達到了76kW/6000rpm,最大扭矩136Nm/4200rpm,已經接近主流1.6L發動機的動力水平,相比樂風和樂騁上的1.4L發動機也是提升明顯。據官方顯示的綜合工況油耗為手動擋為5.9L,EMT車型為6.1L。實際上經過本站的專業測試,1.4L手動車型的平均百公里油耗5.59L,相信EMT的油耗表現也不會太離譜。
這款EMT變速箱實際上就是通用在AMT自動變速器模塊上增加了幾個自己的專利技術。其中一項就是模擬自動變速箱的爬行功能,即在起步時自動向前行進,倒車時不踩油門也同樣可以向后緩慢倒車,這么看實際上EMT就是一種功能升級的AMT變速箱。
兩廂設計的優點就是平直的尾部設計可以使得后排乘客的頭部空間變的更加充裕。第二排的大空間也創造了良好的舒適性,后排座椅的靠背很高,因此肩部的支撐也很好,即使長時間乘坐也不會感覺太疲勞。
● 編輯點評:
賽歐目前整體的關注度還是非常不錯的,實際銷量上看也是如此,前不久推出的這款車型雖然是頂配車型,但是購買潛力還是比較高的,主要因為低配的配置實在有些太寒酸了,賽歐的購買價值并沒有完全體現出來。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