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車市,“怪現象”時有發生:當大家紛紛舉起降價、讓利、促銷大旗的時候,卻有車型在加價銷售,動輒上萬、幾萬的價格往上加,購買者依然趨之若鶩。而當有專家紛紛預測車市冷淡或者車市銷量不好的時候,中國的汽車銷售量卻急劇增長。再有就是當金融危機時國外企業紛紛出售品牌或者宣布倒閉的時候,中國的車企卻倍加擴張。那么當2010年中國又創下一個新的高峰時,有人論斷今年的車市會不好,也有人紛紛預測車市會好得一塌糊涂。到底車市好不好,總歸有市場去驗證。作為企業來講,要獲取更多利潤,必然要增加生產線,雄心勃勃地提高生產目標,多生產汽車去滿足市場需求,而作為市場需求的消費者,當然希望越便宜越好,或許這種情況會一年向一年遞進,年復一年的數量遞增,就會有日復一日的價格調整,因為這就是競爭,市場經濟的使然就是同質化的產品里,只有靠價格優勢來占領市場了。
猜想1
中國車市
依然是“老大”
相比較2009年,2010年的汽車產銷量增長了40%還多。照此計算,2011年如果依然按40%比例增長的話,2011年則有可能達到2500萬輛之多。但是,2011年中國市場的一些部分客觀因素可能會抑制汽車產銷量的增長比例,保守估計可能在15%左右,但不管如何,2011年的車市肯定會達到或者超過2000萬輛。
首先是表現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和通貨膨脹的影響。2008年的金融危機到現在依然沒有解除,那么則有不少企業銀根緊縮而縮減開支,從而可能會影響到汽車行業。而在經濟領域,貨幣緊縮是通貨膨脹的結果。而現在為防止進一步推高物價,所采取的緊縮的貨幣政策則有可能會導致汽車廠商難以從金融機構低成本融資,造成流動性緊縮,進而影響生產和投資,而且這種影響還會傳遞到企業職工和個人,導致人們收入減少,所以對汽車這樣的大物件,消費者消費時則要慎重考慮,從這一方面講,影響消費汽車的現象可能會出現。
其次是受環境政策的影響。由于2010年的車市增長,比如會帶來環境、交通等方面的影響,從現在來看,北京等大城市采取了限牌政策,相繼則有可能在其他大型城市采取一些政策以緩解環境污染和擁堵狀況。另外,從優惠政策的退出到限購限行政策的出臺,都對今年的車市帶來不利影響,部分大城市今年的汽車消費可能趨弱。
再次是受到消費成本提高的影響。目前國內的油價一直在增長,油價的增長勢必增加消費者的消費成本,最終會在這個層面上影響一批消費者,他們為了降低出行成本,則會產生持幣待購和觀望態度。
不過,雖然有上述的種種情況出現,中國的消費群體依然有龐大的市場潛力,這又是中國汽車市場仍能保持一定增長的前提。目前特大級城市遇到的交通和用車成本提高,只能限制較小的一部分消費者止步買車,而二、三線城市的購車能力在逐步提高,這些必然增加中國汽車產銷量,最終不管怎么說,超過2000萬或許就是2011年的一個定局,連莊的幾率依然很大。
猜想2
車價將會繼續走低
車價是汽車市場上一個最敏感的話題。汽車同其他商品一樣,決定其價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原材料成本,同時還有競爭環境。2010年汽車市場,除去部分加價銷售的車型外,其他大部分車型的價格相繼下降。那么2011年汽車市場的車型價格將會繼續走低,這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表現在國家相關政策和消費成本增長的影響。曾經讓車市瘋狂增長的購置稅優惠政策和節能車的3000元補貼政策已經取消,其實取消購置稅讓利和補貼政策,并不會很大范圍內影響車市。反倒在一定層面上刺激廠商去降低價格來贏得消費者的好感,因為從2010年的市場中已經有部分企業自行根據政策推出了自己的優惠措施。另外再加上油價的不斷上漲,消費者購車成本和使用成本增加,這也必然會導致有購買能力但卻精明的消費者采取觀望或者取消原定的購車計劃,那么作為企業來講,想要搶占市場,完成自己的任務則肯定要自行采取相關一些相應的措施,那么企業所采取的措施無非是從產品的特質、產品的品質或者產品的性能以及價格等方面入手。其實在產品同質化的今天,每年都有新的汽車產品上市,或者增配版上市,但這些卻只能吸引部分消費者,這對于有著幾百個汽車型號的中國市場,已經不再具有最大吸引力了,所以,廠商只能從價格方面入手,也就出現了增配反而降價的情況,企業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刺激了消費。
其次是品牌及汽車經銷商的競爭壓力使然。在2009年、2010年車市瘋狂增長的勢頭下,以及2010年市場需求過剩的狀況中,許多企業紛紛擴產。另外,企業們似乎從中看到了好的兆頭,再加上對中國車市的預測,2011年的眾多車企紛紛擴產和增加生產線,這必將會導致2011年的汽車產量增大。不過通過政府采取的一些政策,如北京限牌政策來緩解交通擁堵,據說廣州地區也將采取此種方法來緩解交通擁堵,再有就是2010年的惠民政策取消,刺激許多消費者提前在去年消費,則有可能會造成產能過剩,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們為了增加銷量,則必然會主動降低車價以吸引消費者;還有一個方面就是企業擴大生產線后,其產品也越來越大批量生產,再加上技術的進步,電子產品的價格也越來越低,所以從一個角度上來說是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在成本降低的情況下,車價降低則是順理成章的。再有就是從車市現狀來說,當廠家產能增加后,為了迅速回籠資金,有些企業必然會把庫存壓力轉嫁給經銷商。作為經銷商來說,其目前的盈利點普遍已由銷售轉向售后,所以在銷售中,單車利潤非常低,半數以上車型幾乎是平價銷售,少部分車型甚至是虧本買賣,他們這樣做一個方面是經銷商為了完成任務而降價,以減少自己的庫存壓力使資金的迅速回籠,另外也同時為了拉攏更多的客戶,從而實現其售后服務的保有量,所以他們往往也會采取自行讓價的方式。
車價的走低,在一定層面上可能只會影響到二手車市場的價格,那么對于更多的消費者來說,得到的將會是實惠,這樣也會刺激新一年的汽車市場銷量的增長。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