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去年12月的產銷數據尚未出爐,但是中國汽車產銷突破1800萬輛已無懸念,不但連續第二年穩居全球第一汽車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還超過了美國歷史上汽車年銷量最高1700萬輛的紀錄。2010年的" />

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冷水澆頭”的中國車市還能火嗎?
2011年1月6日來源:本站編輯

  雖然去年12月的產銷數據尚未出爐,但是中國汽車產銷突破1800萬輛已無懸念,不但連續第二年穩居全球第一汽車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還超過了美國歷史上汽車年銷量最高1700萬輛的紀錄。2010年的中國車市,可以用“相當給力”來形容。

  然而,去年12月23日,飽受交通擁堵之苦的北京市終于亮出治堵系列政策,加上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政策,以及關于“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均到期停止執行,持續已久的車市“唱空”之聲終于變成了現實。被兜頭澆了一盆政策“冷水”的中國車市,今年會如何演變,成為業界及消費者最關注的話題。

購車“瘋狂”潮頭退去

  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車市退潮的跡象已經顯露出來。在限車政策這劑猛藥的作用下,北京車市在經歷了24小時最后的瘋狂后歸于沉寂,需要購車的消費者和經銷商一樣,都在等待著第一次搖號。而在上海的一家東風日產4S店,店經理也表示,元旦假期來店看車的人比去年元旦減少很多,比上個月更是相差甚遠。看來1.6L及以下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取消,還是對消費心理產生了一定影響。當然,這位經理也表示,北京的限牌政策對上海其實沒有影響,估計過了1、2月的淡季,車市仍會逐漸好起來,畢竟需求還是比較旺盛的。對于購買10萬元左右小排量汽車的消費者來說,購置稅恢復10%后將增加2000多元左右支出,但與銷售商動輒數千元乃至上萬元的優惠相比,購置稅提高不足以影響明年車市。

  車市在2010年歲末達到高潮,不少車型一車難求。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外乎有兩點,一是老百姓對急速上漲的物價的擔憂,二是車市政策的不確定性。就目前來看,由于去年年底爭搶政策“末班車”引發的瘋狂購車潮,在很大程度上提前釋放進而透支了今年的消費需求,對年初車市造成不小的影響。去年12月份市場放出的巨大銷量將創造歷史,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個數字未來有可能不會被攻破。2011年的前三個月份,有可能成為車市有史以來最長的一個淡季。

車企保持謹慎樂觀

  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優惠和汽車下鄉政策,是國內汽車市場這兩年“井噴”的重要原因。有業內人士和市場調研機構預測,2011年中國汽車市場不會再保持30%的高歌猛進,增速會降至10%。一方面這些優惠政策到期自動中止,可能抑制銷量增長;另一方面部分需求已在2009-2010年提前釋放。同時,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長與收入分配改革很難在今年有實質的突破,新的購買力需要一段時間的培育。

  由于給汽車消費帶來巨大刺激作用的購置稅優惠等政策退出市場,未來的市場走勢存在很大的變數。但在2010歲末的廣州車展上,部分廠商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是對今年車市持普遍樂觀態度。

  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丁磊認為,整個中國汽車的消費勢頭不可逆轉。中國人口的基數很大,所以還是會有一個絕對量的增長,汽車消費已經是國家拉動內需的一個主要支柱。盡管各地政府會出臺一些限制措施,但是在這些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增長還是存在的,增幅相對會有所放緩,估計在15%左右。上海汽車副總經理蔣峻認為,中國乘用車市場的剛性需求,包括家庭首購的需求還是非常旺盛,因此上海汽車對于今年的汽車市場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估計明年汽車市場大概增長14%~15%。長安馬自達執行副總安顯林表示,雖然在年初大家不太看好今年車市,但他認為今年的車市不會差,因為未來中國車市還有十年以上的增長期,今年的車市起碼能再增長10%以上。東風柳汽銷售公司總經理姚利文表示,房地產、汽車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大支柱產業,在對房地產的調控沒有放松的情況下,另一大產業汽車的發展估計不會受到很大的壓迫,他估計今年有20%以上的增長,新車銷量預計突破2000萬輛大關。

今年車市競爭加劇

  缺少了國家政策的力挺,充滿了各種不確定因素的2011年中國車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一些業內分析人士給出了預測。

  從2002年市場井噴至今,國內汽車價格總體趨勢都在往下走,雖然其間不乏原材料上漲、國際原油高企等不利因素挑戰。2011年的車價仍會繼續走低,隨著車企大幅擴充產能的釋放,2011年車市競爭的激烈程度要高于今年,價格競爭也將加劇,車價整體降幅將更大,而這也將壓縮車企的利潤率,考驗每個車企的經營水平。

  去年國內四次調整成品油零售價,將油價推高到了每升7元以上。2011年,油價繼續攀升已成定局,只是漲幅高低不同而已。油價的繼續攀升,顯然將可能使普通購車者的決心產生動搖,或者對車型選擇產生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僅僅一年前,“性價比”還是家庭購車關注的第一要素,2010年,“油耗”已經升至第一,成為購車時最受關注的環節。2011年,更多的小尺寸、小排量車型涌入市場,更能游刃有余地應對高油價、高稅收、停車難、堵車等諸多挑戰。混合動力、電動車、渦輪增壓等一系列能夠降低燃油排放的新技術將更廣泛應用到各車型上,相關部門的補貼政策也將更具針對性。

TAGS:車市 | 責任編輯:汽車網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