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市限購令已經發布一周時間,但各方還在熱議該限購令將會產生的各方面影響,北京車市由此遭受重創可能還只是現在可見的最表面的影響。實際上,限購可能引發的各方已在醞釀之中:有“不信" />

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車市限購令催生亂象 經銷商改發票倒車牌
2011年1月6日來源:本站編輯

  北京車市限購令已經發布一周時間,但各方還在熱議該限購令將會產生的各方面影響,北京車市由此遭受重創可能還只是現在可見的最表面的影響。實際上,限購可能引發的各方已在醞釀之中:有“不信邪”的經銷商開始打起購車發票的主意,還固執地想可以去改變限購的客觀事實;有二手車經銷商已經感受到未來的刺骨寒冷,尋思著如何換個方式取暖;生意即將銳減的經銷商腦筋一轉,有人已經想到了擴展新業務,但前途仍然迷影重重……如上,成就限購后車市亂象種種,問題尚待解決。

亂象1

經銷商倒牌大法

亂象表現:不合資質也可搞到牌照

上月23日限購政策的出臺,像個晴天霹靂,讓北京車市進入陰霾,而23日這個時間節點也拉開了一部分經銷商投機倒把的序幕,開始了瘋狂一周。很多4S店挑燈夜戰仍力不從心。彼時彼刻,政府的決絕、廠家的淡定、經銷商的悲情、民眾的瘋狂構成了汽車圈內的眾生相。

在政策出臺不久,包括記者在內的很多市民就收到了某些經銷商群發的短信,這滿天飛的短信內容都類似于23號以后到元旦前仍能辦理新車上牌手續,24號之后沒有備案的車居然還可以上牌,這中間肯定暗藏玄機。對此,本報記者展開了實地暗訪。

現場直擊:僅元旦前有效

根據本報的調查,海馬、瑞麒、比亞迪等經銷商均聲稱24日后還可上牌,但均表示操作流程不便透露,如需購車到店詳談。12月30日,記者將信將疑地來到了豐臺區某品牌4S店。記者在店里看到,限購前夕的熱鬧場面不再,但與部分4S店搶購一空的景象不同,該店還有少量展車,幾個消費者正與銷售人員商量購車事宜。

“我是外地人,剛攢夠錢計劃買輛車,我們購車的權利就被剝奪了,此前也沒搭上限購的末班車,只有鋌而走險試一試。”對于記者的詢問,準購車人無奈地表示。“再不買就沒有了,現在還有兩輛現車,你們一人一輛正好。今天是購車的最后一天,明天就不能保證是否還能辦到了……”在一旁的銷售人員一直在煽風點火。而記者發現,此前優惠六七千元的車型已漲回廠家指導價,而且要交全款不能貸款購車。即便如此,記者當天就眼見有四輛車被售出。

看記者猶豫不決,該工作人員指著手頭的十幾份資料表示,這些都是23日后購車人的購車發票等資料,要買就得抓緊時間,過了元旦就不行了。當問及為何還能上牌時,工作人員稱該店有關系,別人辦不到的他們能辦到。至于其真實性,工作人員只表示:“我們是正規4S店,如果你相信4S店就買。”該人員介紹,店里的發票都是在23日以前開好的,現在購車只需提供購車人的相關信息就可以。當記者想進一步了解開票流程時,工作人員顯得很警惕:“現在很多記者扮成消費者來打探消息,我都不想賣給你。”

幕后玄機:篡改稅控發票

據知情人透露,即便有再硬的關系,提前開好發票再補上購車人信息的方式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可能只是經銷商采用違規操作后使用的“障眼法”。目前業內常見的方式是篡改稅控發票機的日期。該知情人表示,按照慣例,經銷商需要在每個月月底向稅務局上交該月全部購車發票。24日限購后,部分還有現車的經銷商便采用篡改稅控發票機日期的方式繼續開發票上牌,然后再和此前開的發票一起上交稅務局。這也是為什么上述違規經銷商說元旦后就要搖號上牌的原因。

亂象2

二手車商迎來極寒

亂象表現:投機行為出現

購買二手車也需要搖號,這一政策對于二手車經銷商來說無疑如遇極寒。經過23日搶購潮后,二手車市場非常冷清,只有一些外地購車人進行二手車交易。在北京花鄉二手車交易市場,多數經銷商已經放假,并且對于未來持觀望態度,都在翹首盼望二手車政策細節的出臺,希望細節能夠扭轉冷淡局面。然而市面上也出現一些投機行為,有少部分經銷商提前囤車,并在23日前將手里的車全部備案,政策出臺后開始高價出售這些囤積車輛,打的就是不受政策限制的旗號。

過冬方式:外銷或出租

高價出售現有備案車輛無疑是殺雞取卵追求短期利益的行為,而更多二手車經銷商都在翹首以盼有利于二手車銷售的政策細則,而這段期間,二手車經銷商已經初步想出了幾種對策應對寒冬。
 [分頁]
-答疑解惑

 

1.購買二手車如何申請指標?

與新車一樣,購買二手車也需要申請指標才可購買。也要符合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名下沒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持有效的機動車駕駛證這三個條件。申請方式跟申請新車指標是一樣的,有網上以及對外辦公窗口兩種方式申請,目前兩種申請方式都已經開通。

2.有車一族如何置換新車,是否需要參加搖號?

不需要搖號,但需要賣掉舊車之后再申請更新指標。申請更新指標不用通過搖號,可登錄網站申請,也可攜帶個人相關證明材料的原件和復印件到對外辦公窗口辦理申請,相關部門會在8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經審核確認后,在網站上公布。之后您可以自行登錄網站下載打印,或到窗口領取《小客車更新指標確認通知書》,憑通知書購買新車。

3.23號以前轉讓的二手車,現在能否申請更新指標?

按照規定,2010年12月23日后,單位或者個人出售、報廢名下小客車后需要小客車更新指標(以下簡稱更新指標)的,不需要參加搖號,直接申請更新指標,因此不包括23日之前出售的。

-對策

銷往外地

目前二手車商的主要對策是將車銷往外地。此前,河北等許多外省二手車商也常來北京收車,一些規模比較大的二手車商也有外地銷售渠道。一些4S店的二手車部門已打算和大的二手車公司合作外銷。有二手車商表示,此前二手車大多數還是在京內銷售,大量銷往外地后,前期價格會下降20%左右,但后期會跟外地市場基本持平。

兼營租車

除了將二手車銷往外地,有二手車商在接受采訪時也稱,目前在考慮將名下的車保留下來,增加租車業務。該二手車商稱,建設一個長期的外銷渠道并不容易,而且成本太高,他準備在買車的同時也經營租車業務,但具體的操作方式還要再思考。

 
 [分頁]
 新購買流程

 

>>二手車購買流程

申請指標

參加搖號

查詢搖號結果

領取小客車配置指標確認通知書

憑通知書購二手車

>>二手車置換流程

賣掉名下舊車

申請更新指標

等待審核

領取小客車更新指標確認通知書

憑通知書購新車

 [分頁]
新購買流程

 

>>二手車購買流程

申請指標

參加搖號

查詢搖號結果

領取小客車配置指標確認通知書

憑通知書購二手車

>>二手車置換流程

賣掉名下舊車

申請更新指標

等待審核

領取小客車更新指標確認通知書

憑通知書購新車


 [分頁]
 亂象3

 

經銷商轉型遭遇困難

亂象表現:本業不行改做租賃

開展汽車租賃一直是4S店多年希望拓展的領域,由于高額資本的壓力、信用體系的不健全、業內統一規則的缺失,提供汽車租賃服務在4S店內并不多見。然而隨著北京剛剛出臺的汽車限購令所帶來的壓力,汽車經銷商不得不開始重視和開展此項業務,公司旗下二手車能否用于租賃、新車搖號時間影響規模建設、與專業租車公司的競爭這些都是汽車經銷商飯桌上要考慮的問題。

轉型初衷:限制少門檻低

東風雪鐵龍萬泉店的總經理高金紅告訴記者,限購政策一經公布,新車銷售已不能再作為主力市場。許多經銷商都會想到拓展汽車租賃市場。而萬泉店剛好有20-30輛左右的閑置車輛可以調配,資源充足。至于審批方面,運輸局對于經銷商租車并未有類似專業租車公司及駕校的指標規定,如運輸局對租車公司的車輛數目最高限制為6.6萬輛,而駕校則為8000輛,而對經銷商卻暫沒有相關規定。

元豐正通集團董事長吳敬芝也有意涉足租車業務,她表示,汽車租賃一直是4S店允許的業務,不需要經過特別的審批,相關部門對經銷商門檻的要求也不是很嚴格。

轉型之難:租賃運營成本高

拓展租車業務雖看似美好,可一旦運營起來,同樣會面臨各種困難。吳敬芝表示,目前可以明確的是,4S店名下的庫存新車可以用來做租賃業務,但是如果要擴大租賃汽車的規模,新車就必先參加搖號,政策中指標額度個人占88%,營運小客車占2%,其他單位占10%,4S店開展租賃業務應占24萬輛指標的2%,所以目前哪家店擁有的新車多,對于開展汽車租賃業務就越有利。

針對二手車目前則沒有細則,所以4S店旗下的二手車能否直接開展租賃業務現在并不確定。

出于同樣的考慮,也有一些經銷商不敢輕易有涉足租車領域的計劃。如斯柯達福潤店,該店總經理顧曉華表示,目前經銷商在租車方面尚不成熟,投入太大,且規模融資的風險不易控制。很多經銷商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租賃公司,很有實力,競爭會很激烈。而且,運營車輛同樣受限購管制,畢竟只有2%的指標可以用來運營,因此租車業務并不能代替主流市場。

另外,亞之杰店相關人士也表示,租車業務的投入太大,而且規模大起不來,難以在市場中生存,風險性也較其他業務要大。

轉型展望:仍有利潤亮點

部分有計劃開展租車業務的經銷商表示,涉足這一領域主要還是因為已具備相關資源,無須再投入太多的成本,因此對其市場前景還比較樂觀。但是一旦與專業租賃公司抗衡起來,還是會相對弱勢。而且,許多有閑置車輛的經銷商必定都會開展租車業務,這也將會導致競爭加劇,因此雖然租車可為經銷商帶來一定利潤,但并不寄望于租車業務能成為主力利潤點。
  [分頁]
大力度的數量和戶籍限定讓北京民眾尤其是非京籍民眾產生了提前購車的強烈需求,而經銷商也希望通過增加用戶保有量,為來年比拼售后市場而把基礎打牢些,雙方無奈之下一拍即合,進而鋌而走險上演最后的瘋狂。

 

這種投機倒把的行為目前已成歷史,但這或許還只是管中窺豹。暫且不論是否真有必要對一個市場做出這么大力度管控,筆者只是認為,限購政策應該瞻前顧后,避免一些南轅北轍的狀況發生。

首先是“瞻前”,從去年10月開始北京就彌漫著限購的傳言,恐慌性購買成為了第四季度的主旋律。限購消息從何而來?顯然是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征求了多方意見,這是值得稱道的。但這個周期的過長和力度之大也讓機動車數量激增,一周3萬的銷量已經高于明年限購之后一個月的指標,這明顯與政策制定的初衷背道而馳。

其次是“顧后”,政策出臺后,部分經銷商竟馬上找到“下策”,篡改發票的行為折射出監督上存在問題。雖然目前國稅局已經全面監控了各4S店的發票開具和使用情況,但政策剛施行就有暗箱操作的現象出現,還如何保證搖號的公信力?日前,坊間傳出某車企正與相關部門接洽,申請開個搖號后門,不知道相關部門如何應對。無論如何,確保公信力才是根本。

TAGS:車市 | 責任編輯:汽車網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