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話、網絡等新興直銷渠道的蓬勃發展,車險也終于實現了“直銷最便宜”的回歸。現在,私家車主通過網絡直銷購買車險,不但可以享受15%的費率優惠,而且還有機會獲得加" />

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車險電銷渠道市場火熱 但也是把雙刃劍
2011年1月4日來源:本站編輯
  隨著電話、網絡等新興直銷渠道的蓬勃發展,車險也終于實現了“直銷最便宜”的回歸。現在,私家車主通過網絡直銷購買車險,不但可以享受15%的費率優惠,而且還有機會獲得加油卡等額外獎勵。

  可就在兩三年之前,車險銷售卻是另一番景象:車主在保險代理公司拿到的價格,比保險公司傳統直銷還要便宜10%至20%。

  監管部門嚴格控制車險代理手續費支付上限,是車險銷售回歸常態的主要推手。正是在車險代理手續費上限被牢牢鎖定在15%之后,電話車險、網絡車險與生俱來15%的費率優惠優勢才有了用武之地,徹底扭轉保險公司直銷渠道的劣勢。電銷令最早一批進場的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也讓他們提前看到盈利的曙光。

  不過,電話車險、網絡車險這些新興直銷渠道也是一把雙刃劍。

  劍刃的另一邊指向外部嚴酷的車險市場競爭。在車險電銷獲得青睞之后,原先大量依靠手續費為生的車險代理公司被逼到絕境,若無法實現轉型甚至會面臨退場的威脅。上海車險代理兩強從眾、車盟曾試圖通過合并,來抵御保險公司車險電銷的攻勢,但最終雙方不歡而散草草收場的事例,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

  在擠壓代理渠道的同時,新興直銷渠道也令競爭對手陷入增長困局。迄今為止,拿到車險電銷牌照的財險公司共有12家,僅相當于全部中資財險公司的1/3。也就是說,仍有大部分經營車險的保險公司,無法涉足擁有費率優勢的車險直銷業務。

  劍刃的另一邊還同時指向保險公司傳統車險渠道。作為財險公司最早的直銷渠道,保險業務員同樣面臨沖擊。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坐以待斃”,放棄車險業務陣地;要么“鋌而走險”,通過違規手段降低費率,與新興渠道對抗。

  一位保險公司業務經理表示,利用中介渠道套取費用,無非就是滿足客戶尋求低價的需求。如果通過業務員銷售車險產品也有與電銷同樣的費率,那么就會減少通過中介渠道套取費用的情況。

  問題還不止于此。那些獲得車險電銷牌照的保險公司,各家的經營狀況差異相當懸殊。實際上,車險電銷在條款、費率上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已經使絕大部分后來者無利可圖。因為,一個毋容置疑的事實是車險電銷市場的“生存成本”絕不低:前期場地、設備、人力的巨額投入才能換來一紙批文,后期不菲的宣傳費用才能支撐業務持續增長。更何況,電銷車險還稱不上一項適用性很廣的業務,沿海地區大型城市接受程度較高,而其他城市消費者電話投保意識較弱,電銷渠道尚在培育之中。

  雖然如此,不過,仍有相當數量的保險公司,還在想法設法爭取一張電銷經營資格。這給監管部門帶來了壓力,倘若不予審批,意味著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失衡,間接削弱了這些公司車險市場的競爭權利;倘若允許進場,則又可能令那些剛剛實現扭虧為盈的財險公司,再度陷入高成本經營的局面。

  目前看來,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平洋產險3強較早拿到電銷牌照,導致車險市場份額集中度提升。筆者認為,對于國內車險市場保費壟斷性增強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市場競爭機制,盡快重新放開產品條款和基本費率的自由競爭。

TAGS:保險 | 責任編輯:汽車網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