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已經過去,中國車市再度以產銷超越1800萬輛的驕人業績令世界感到震驚。縱觀去年的中國車市,有三個100萬輛值得關注,一個是奧迪在華累計超過100萬輛;一個是上海通用年產銷突" />
2010年已經過去,中國車市再度以產銷超越1800萬輛的驕人業績令世界感到震驚。縱觀去年的中國車市,有三個100萬輛值得關注,一個是奧迪在華累計超過100萬輛;一個是上海通用年產銷突破100萬輛;最后是一汽集團自主品牌年產銷目前達到100萬輛。
這三家車企雖然同為100萬輛,但意義顯然不同。奧迪用22年實現了累計100萬輛,并放下狠話將在3年實現下一個100萬輛,這對于一家高端車企業而言,已經成為了必然。
而上海通用則是合資企業,在實現年產銷100萬輛后開始“歸零”,明年繼續向百萬輛目標挺進。
一汽則作為國內的自主品牌實現100萬輛產銷,實屬難能可貴。一汽作為國內汽車的老大哥,自主品牌薄弱一直被視為短板。誰也沒想到在今年取得了歷史性的增長,一舉跨入了百萬輛的行列,再次舉起了自主品牌的大旗,成為了領軍者。
對于一汽的這百萬輛,它確實是個值得一汽人自豪的里程碑事件,是共和國“長子”的自主戰略的飛躍,是汽車國家隊在2010年為中國老百姓交上的一份滿分答卷。在國內車企中,奇瑞在國內乘用車上近年來雖然成就不小,但年產銷100萬輛仍存在差距,福田汽車在商用車規模上已成全球第一,短期內也難破100萬輛大關。而一汽憑借豐富的產品線,從A00級到E級,加上商用車的銷量突破了100萬輛。
然而,細觀一汽的產品構成,幾乎是以商用車和自主的低端車型為主。乘用車的成分相對較弱,而且車型的含金量也大打折扣。
與奧迪相比,高端車型紅旗似乎還沒有找到市場的感覺,與上海通用相比,中高端產品也只有奔騰兩款車型撐著門面。
一汽集團總經理徐建一也坦誠表示,目前中國國有汽車集團在發展自主品牌產品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突破,但更大優勢則集中在商用車領域,一汽仍然在研發能力、技術水平、產品競爭力等方面與世界一流車企存在很大差距。
在剛剛落幕的廣州車展上,自主品牌的集體沉默也折射出了國內自主研發的薄弱和無奈,在向中高端品牌發展的道路上,自主車企無一不遇到了發展瓶頸。
徐建一對自主品牌的未來如此描述:“要形成這樣一個概念,只要一汽生產的車都是好車。”這一概念,也與像奇瑞、吉利等車企的目標相吻合。
在百萬輛規模時代下,不少自主車企都已將100萬輛自主品牌作為了下一個5年的目標,在量的突破下,自主品牌能否攀爬到品牌的高地,一切尚未可知,但正如徐建一所言, “自主是一汽必思、必想、必爭、必拼、必干、必勝的事業”。我們從中也看到了未來自主品牌向上的信念與決心。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