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中國車市一直踐行著“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句話。2010年,中國車市再一次證實了這句話:1月10日,“中汽協”數據顯示,2010年" />
這兩年,中國車市一直踐行著“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句話。2010年,中國車市再一次證實了這句話:1月10日,“中汽協”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汽車產銷雙超1800萬輛,蟬聯世界第一汽車市場桂冠。
1800萬輛到底意味著什么?記者采訪了一些業內人士和鄭州的汽車經銷商,為你一探究竟。
解讀
又是“第一”,今后都是第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汽車產量為1826萬輛,銷量為180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44%、32.37%。
在購置稅優惠、以舊換新、汽車下鄉、節能惠民產品補貼等多種鼓勵消費政策疊加效應的作用下,2010年,中國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800萬輛,繼2009年首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國后,蟬聯全球第一,創歷史新高。
有業內專家認為,多種鼓勵消費政策,刺激了國內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2010年下半年出口增長勢頭強勁,帶動了三、四季度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從而也使汽車市場銷量強勁回升。去年12月是購車優惠政策最后沖刺的時間段,又是公車和私車購買的高峰期,再加上一些消費者對于今年地方政府出臺汽車限購政策的擔心,使得去年年底的車市格外火爆。
對于全球第一的事實,河南中植董事長盧義峰說:“以后,咱們恐怕每年都是第一了,真正有潛力超過中國的,估計也只有印度了。這個可以從中國目前所擁有的手機數量來看,把我們中國人所擁有的手機數乘以40%或者50%,就是我們將來擁有的汽車數了。這個數字你可以想象有多大。”
預測
今年,產銷增幅為10%~15%
對于2011年的汽車市場,中汽協相關專家預測,增幅會在10%~15%之間。
各企業負責人也表示,雖然今年對車市增長的不利因素較多,政府調控的意識明顯,新車銷售會受一定的影響,但中國三、四線市場的逐漸成熟,將會對中國車市的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而且,2011年,針對1.6升排量及以下車型的節能優惠政策仍會持續,3000元的補貼仍會帶動消費者趨向購買小排量車。
著名汽車分析師賈新光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也說,今年,中國汽車銷量至少會是2000萬輛,而且這是最保守的估計。2009年、2010年,汽車銷量增長過快確實得益于政策的刺激,但并不是所有的增長都是催生出來的,政策的優惠只能刺激一部分人。“2009年,真正因為購置稅優惠增長出來的銷量大概是400萬輛,2010年大概也是這個數字。退一步說,即便2011年所有的政策都取消,增加200萬輛還是沒問題的。也就是說,2010年銷量大概是1800萬輛,2011年至少會是2000萬輛。”賈新光分析。
對策
車市不好時,我們都要往“下”走
數據可能是增加的,但是2011年的大環境不會很好,卻是肯定的。不過,河南的汽車經銷商都已經制定好對策:把觸角向“下”伸。
盧義峰認為,2011年,國家政策刺激減弱,所以中國汽車的大環境不會很好,整體上而言不利于汽車消費。但即使是這樣,也會有5%~10%的增長,估計達到2000萬輛不成問題,“以我們集團為例,去年銷量是2萬臺多一點,今年大概能達到3萬臺。你們看到的,將會是我們在河南地市城市的大規模進軍。2011年,誰先把觸角向‘下’伸,誰就是受益者”。
如果是這樣,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都下沉,是不是合資品牌更有優勢?盧義峰說,不是的,大家都有機會。因為,即使是在地市,想買高端車的人還是會選擇在鄭州這樣的大城市買,而對于買中低端車的人來說,自主品牌車型的價格還是占據很大優勢的。這個短期之內合資品牌沒有辦法超越。所以,大家機會是均等的。
對于2011年的車市,河南華達銷售經理周遠也說,2011年將是車市走向穩步提升的一年,銷量會比2010年略有提升,不會增長太快,“以鄭州為例,這兩年汽車增長速度這么快,一個城市的建設和規劃卻容不下這么大的保有量。所以,2011年,大多數經銷商都會選擇把渠道沉下去。我們目前不能跨區域銷售,但是在鄭州周邊,我們也在開辟二級市場”。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