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投資顧問余藎認為,事件對江淮同悅的銷售肯定會產生重大影響,雖然此次事故僅發生在一款轎車上,但消費者勢必會對其他車型產生懷疑
自央視“3·15”曝光江淮汽車同悅轎車車身銹蝕問題之后,有分析認為公司股價難逃跌停命運,而公司則在3月18日采取臨時停牌措施規避突然襲來的“黑天鵝”。
昨日晚間,江淮汽車發布《關于央視““3·15””晚會所報道的同悅轎車車身銹蝕事件的說明公告》稱,公司擬對2011年12月31日前銷售的同悅轎車實施召回,召回預計會對公司2012年度相關財務信息產生一定的影響,具體以財務審計數據為準。
與此同時,江淮汽車還發布公告稱,公司年報披露時間推遲至 2013年3月30日。
汽車板塊集體下跌
受央視“3·15”晚會曝光大眾DSG失靈問題及江淮汽車使用生銹鋼板的影響,A股大盤的汽車板塊整體下跌。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8日收盤,在A股95只汽車股中,有77只股票股價下跌;3家股票停盤;1家股票暫停上市;14家股票略有增長。
其中,亞夏汽車跌幅最高達8.89%,中航黑豹跌幅第二達6.47%。此外,一汽夏利、精鍛科技、比亞迪和*ST恒立跌幅皆超5%,分別為5.39%、5.22%、5.09%和5.09%。
資深投資顧問余藎向記者分析道:“股價上,公司底部反彈以來最大漲幅已接近翻倍,周一停牌難以躲過大跌,短線風險較大。而公司股票開盤后很可能會跌停。”
據了解,江淮汽車2012年8月公司股價最低曾達4.3元/股,而自公司股價反彈以來,最高曾漲到9.39元/股,漲幅超過100%,而公司股票的流通盤僅為10.7億股。因此,業內人士認為公司的股價很可能在開盤后跌停。
此外,也有分析認為,江淮汽車的股價會重演雙匯發展被曝光后的股價走勢。回顧歷史,在2011年的“3·15”,雙匯發展被爆出瘦肉精事件,公司股價當天就以跌停報收,買入雙匯發展的56只基金當日浮虧接近20億元。
正是因為有著雙匯發展的事例在前,因此,業內人士多數預測江淮汽車的股價會跌停。而一旦公司股票跌停,投資公司股票的眾多股東也將面臨巨大浮虧。
記者查閱江淮汽車十大流通股東發現,截至2012年9月30日,持有江淮汽車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中有三家基金公司;三家保險理財公司;還有一家QFII都屬于投資類公司。
公司3月15日停牌前的股價為7.12元/股,如果公司股價連續跌停的話,那么上述投資公司的盈虧將面臨一次大考。
消費者認可度受負面影響
自從央視“3·15”晚會報道了江淮汽車生產的部分同悅轎車銹蝕事件之后,公司高度重視,并積極開展自查。同時,公司高層在接受采訪中表示“將就已銷售的同悅轎車車身銹蝕問題向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申報召回”。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向記者分析道:““3·15”對江淮汽車鋼板生銹的曝光必然對其品牌形象、消費者的認可度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積極、主動處理鋼板生銹問題,召回并維修相關汽車是江淮汽車當前的首要應對方式,也是挽回形象必要舉措。”
對此次發生的事件,江淮汽車黨委副書記王東生介紹,對于已售出的產品,江淮一直在做售后服務,全力以赴進行整改,但由于涉及結構模具問題,難度很大。
江淮汽車在昨日晚間表示,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生產同悅轎車11.93萬輛,部分存在銹蝕風險,公司擬對2011年12月31日前銷售的同悅轎車實施召回,召回預計會對公司2012年度相關財務信息產生一定的影響,具體以財務審計數據為準。
“此次事件的曝光,不但給江淮汽車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同時還對其品牌形象造成難以估計的打擊。”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認為,此次事件考驗江淮汽車的危機處理能力,除了要在公關上積極地回應各界聲音,同時還需要以實際的行動進行汽車召回,并對消費者進行賠償。
據江淮汽車董秘馮梁森昨日晚間向記者透露,公司對此次事件將會統一口徑進行回答,具體事宜公司會在今后進行公告。
自主品牌應更注重質量
有分析人士向記者談到:“江淮汽車鋼板生銹事件的曝光,將汽車產品質量、汽車安全再次推向輿論的焦點。消費者的態度、廠家的應對方式將帶動汽車行業往更加理性、安全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國內消費者對汽車召回的認識逐漸理性和清醒。然而,與合資品牌和進口品牌不同的是,國內自主品牌的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一直都不被看好。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認為:“出現大規模的質量、安全問題的自主品牌必然會被消費者所拋棄。自主品牌商的市場競爭實力和份額也將由此而受到打擊。”
對于汽車的質量問題,余藎也持有同樣的看法,他認為:“對江淮同悅的銷售肯定會產生重大影響,江淮轎車基本上以經濟型為主,雖然此次事故僅發生在一款轎車上,但消費者勢必會對其他車型產生懷疑。這對于江淮甚至是其他自主汽車品牌都是一次重大挫折。”
余藎認為,如果江淮汽車能夠做到較好的危機處理,一方面盡快幫消費者解決問題,一方面苦練內功,那么此次利空事件對企業的中長期發展而言也不全是壞事。
李宇恒更是建議江淮汽車,應該通過公關與行動向社會表明公司對產品質量的嚴格要求和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堅決立場,并且公司也將持續致力于優質生產。
“自主品牌在和外資、合資品牌競爭的過程中,性價比優越,但是質量出問題,會給消費者低價低質的感覺,不利于自主品牌發展,所以自主品牌將會更加注重質量。”余藎如是說。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