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評論,德國豪華汽車制造商奧迪,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以“突破科技、啟迪未來”(Vorsprung durch Technik)為理念,意欲通過技術革新實現品牌發展。但如今奧迪似乎已經與其技術創新理念愈行愈遠。
奧迪品牌一直是母公司大眾利潤的重要來源。而在去年,奧迪研發經費開支還不到寶馬的四分之三,且遠不及奔馳。汽車行業是一個技術不斷創新的行業,當寶馬力推i系列電動車,奔馳全新CLA緊湊型SUV車型獲得好評如潮時,奧迪似乎沒有可圈可點的作為。有不少的消費者也表達了他們對奧迪的意見,他們認為寶馬跟奔馳在技術進步方面要做的更好。
大眾今年前九個月的利潤為86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688億元),其中超過40%的部分都是來源于奧迪,顯然,奧迪的強力支持對于大眾汽車世界版圖的擴展至關重要,大眾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正在奮力趕超通用和豐田,它計劃在2018前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
奧迪出現任何的閃失都會導致對大眾全球戰略的質疑,一些分析師提出:為分擔成本,大眾旗下品牌共享一個新的生產平臺,這是否能夠達到大眾的預期收益?另外,大眾的降價幅度很大,這是否會影響其在歐洲市場份額的占有率?因此,奧迪所面臨的技術創新問題將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點。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