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馬的想象,是對友情的渴望、對速度的追求、對遠方的向往。”
“人類與馬的關系久遠而深刻,從周穆王的八駿圖開始,到2013年奧斯卡提名電影《戰馬》,英雄、美人、駿馬至今是人類所有想象中最完美的組合。馬所帶給我們的永遠是感動多于感傷、激情多于柔情,這正是馬的魅力所在。所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匹馬。”
“遠方不再遙不可及,但腳步卻未能達到,心所未能觸及,所以我們格外珍惜心靈的遠方,因為心有遠方,所以有夢為馬。”
在華晨汽車2014年商務會議上,華晨汽車集團董事長、總裁祁玉民為公司員工、供應商和經銷商們送上了一段關于馬的祝福。2014年正值馬年,祁玉民對馬的詮釋體現了他心中的一份抱負:以馬的精神向自主品牌的未來道路前進。他說:“想到自強、堅韌與進取,我們會想到馬。我們愿自己也是一匹馬、一匹千里馬。”
如非全力以赴,則非真正所求
2013年,華晨汽車銷售實現77.7萬輛,在全國汽車企業集團中排行第七,僅次于長安。對于這個成績,祁玉民并不十分滿意,他說:“不要看我們名列第七,我們的銷量還不到100萬輛,離前面六個還很遠。當別的汽車企業要實現從大到強轉變的時候,我們還有做大規模的任務,我們沒有資格提從大到強,而且我們現在的運行質量并不好。時間不等人,我們的任務就是在轉型升級中做強、做優、做大,這三點缺一不可。”
祁玉民坦承,他身上背負了不小的壓力?傮w來說,華晨的壓力來自于“上打下壓”。上邊有合資企業,下邊有其他自主品牌。“在華晨我說過兩句話,第一句話叫占領中場上下延伸,第二句話就是優生優育。到今天我還堅持,不能往下走,要占領中場,一步步往上走。事實證明,那幾個自主品牌追求瘋狂增長,盲目地搞低端,現在都碰到問題了。”
他認為,市場上還有很多頑癥沒有解決,還有不少問題在反復,包括質量問題。華晨要嚴格要求自己,即使是3萬元的汽車也是奢侈品,奢侈品就應該無缺陷。“如非全力以赴,則非真正所求”,品質有問題,品牌就無法樹立起來。
在祁玉民看來,桑塔納18年前進入中國,賺了不少錢,到現在還照樣賣,皮實、便宜、售后服務好、配件成本低,這就是優勢。當中國缺少轎車的時候它是好車,當中國轎車大批崛起的時候,它是實用的車。這就是品牌口碑的力量。
有壓力,也有優勢。華晨的第一個優勢,就是經過“八年抗戰”,產能、車型、品種初具規模。祁玉民表示,一些汽車企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比如產能是15萬輛,實際產量只有10萬輛,產能利用率就是66%。按照標準,產能利用率達到80%才不是過剩,華晨的中華線、金杯線全部超過了這個數值,產能和發展是相符的,因此不存在過剩問題。
第二個優勢是華晨獨有的優勢,一直以來,華晨汽車產業和資本市場都在同時進行,不會顧此失彼,彼此運作得最好。
第三個優勢是擁有一個國際化的管理體系。祁玉民說:“華晨有一個非完全國有的文化基礎。我們在全球招聘了58個人,高爾曼在寶馬工作了37年,是絕對的質量大師,目前為止,中國除了手機行業之外,唯一一個有質量官的企業就是華晨,因為華晨走的是中國的高端自主之路。另外,寶馬的阿茨勒當了兩年多中華CEO,我們還有來自日本、韓國的專家。”
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非常清晰、明確,這是華晨的第四個優勢。祁玉民將整個華晨比喻為“大飛機”,主體是中華和金杯,這是華晨的事業和夢想,左翼是華晨寶馬,右翼是專用車,兩翼的發展將為中華和金杯帶來雄厚的技術和資金支持。為這架飛機提供騰飛動力的是核心技術、優秀品牌、發展資金、企業文化四個發動機,零部件和多元化是飛機平穩運行的平衡尾翼。
多年來,祁玉民一直在思考自主品牌的出路在哪里。他認為,依靠創新創造市場,依靠改革增強活力,通過深度的國際合作走出一條多快好省、轉型升級的道路,實現依靠低成本、低檔次、低價格的競爭向依靠技術、品質、品牌、服務、成本五位一體綜合能力提升的跨越,就是華晨的出路。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