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李書福談新汽車觀 汽車將是一個移動終端
2014年2月19日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我的夢想是造大家都買得起的好車,”昨日(2月18日),站在成都商報“我看未來20年”大型公益演講的講臺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談起了自己20年來的汽車夢,“怎么開發出能耗低、成本低,損耗小、健康環保的汽車,又能夠使互聯網技術在汽車移動終端里面得到應用,就是我們要轉型升級一個重要功課。”

  說著一口標準臺州普通話的李書福,描述著在沃爾沃汽車公司位于北極圈汽車碰撞試驗室的經歷,講到精彩之處,他高舉兩只礦泉水瓶子,在空中反復比劃著。

  在連續并購瑞典沃爾沃、英國錳銅、澳洲DSI之后,李書福認為,通過并購這個“特殊方式”,吉利才能實現快速成長,參與全球競爭。

  并購改變吉利

  “我在這個行業里干了十多年了,有很多辛酸的淚,也有很多高興的淚,一天到晚四處奔波,就是為了‘未來的汽車生活’。”投身汽車行業十余年,李書福坦言與世界頂尖汽車同行比較,自身的技術差距還是 “明擺著”。而經過反復研究,李書福表示自己一點一點地成長已經不能滿足市場要求,并購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支持。

  從金融危機期間收購英國錳銅公司全部股權,到收購具有83年歷史的澳大利亞DSI自動變速器公司,再到收購世界頂級汽車公司沃爾沃,吉利通過并購參與了汽車行業的“頂級工廠”生產。

  “我們并購英國錳銅公司后,這家公司很快扭虧為盈,現在新產品也在有序展開。這次英國首相來的時候也非常關注我們的新產品。”李書福表示。

  不僅是電動汽車,對于DSI的收購,也讓做了13年自動變速器研究的吉利找到了更多技術支持。據李書福介紹,國家在16年前花了8億元邀請200多名專家進行自動變速器研究,無果而終,而吉利在該技術上13年的研究也遇到了很大困難,但吉利沒有放棄。而并購DSI“對吉利自動變速器幫助很大”。

  收購沃爾沃也讓吉利有了更多機會引進更多先進技術。公開資料顯示,除了目前在產的S60車型外,吉利和沃爾沃還正在合作開發一款全新的緊湊型車平臺。沃爾沃V40將基于該平臺打造并可能在中國和歐洲工廠同時投產。李書福透露,今年10月左右,沃爾沃第一款在吉利所有權框架下開發的XC90將面世,該產品采用新的基礎架構、新的動力總承、新的電子架構及新型自動駕駛技術,開發費用投入達到115億美元,單款售價在200萬人民幣左右。

  此外,沃爾沃與吉利聯合成立了歐洲研發中心。其中吉利歐洲研發中心將開發基礎架構模塊。“這個模塊研發出來以后,吉利和沃爾沃都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開發自己的汽車產品,為雙方都提供便利,當然這個模塊開發還要投入200億人民幣。”

  收購改變的不僅是技術。完成多項收購后,吉利的營銷體系也在發生變化。根據吉利的規劃,吉利正在取消現有的帝豪、英倫和全球鷹3個子品牌,實現吉利品牌的回歸,同時在經銷商渠道商進行整合,向扁平化布局。此外,在研發制作平臺上吉利也在改革。公開報道顯示,吉利的八大生產基地中,四大生產基地正在重新布局,一改過去以品牌落戶的標準,轉而形成以未來車型平臺為標準落戶。

  收購對于吉利變革的啟發也非常明顯,正如李書福所言:“隨著競爭形勢越來越嚴峻,只有用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標準建工廠、開發車型,才能迎來可持續的增長。”

  “北極圈”的啟發

  收購沃爾沃無疑是李書福并購大戲中最耀眼的一幕。李書福昨日透露,起初表達收購意愿時,讓出售沃爾沃汽車的福特公司也意外不已,“福特高層看著我,一臉不可思議。”

  實際上,在提出收購時,李書福對沃爾沃的研究已經非常深入,并一早就認定了收購“全球最安全豪華汽車”的價值。

  “并購的兩三年非常艱辛,但沃爾沃是一個在全球非常受人尊重的高端豪華汽車公司,且是一個完整的汽車公司,”李書福在演講現場說道,“從研發、制造、銷售、服務到人才培養,零部件體系,以及和汽車相關的各方面基礎研究,都非常完整。”

  據他透露,初次走進沃爾沃汽車公司位于北極圈的冬季實驗室,他徹底被震住。“這是當今全世界唯一一個由汽車公司擁有、在北極圈里的試車場。”

  如何接手一個如此完整的汽車公司?它旗下幾萬名員工、幾萬畝地一個的大型試驗場又該如何妥善管理、有效利用?李書福最終選擇了 “尊重”。“我們要尊重沃爾沃優秀的企業文化,尊重歐洲成熟的商業文明,鞏固和加強沃爾沃在歐洲以及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傳統的市場定位,開拓和發展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市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汽車市場容量巨大,未來或將成為沃爾沃轎車的第二個本土市場,李書福更是對沃爾沃在中國釋放市場潛力寄予厚望。

  “沃爾沃在歐洲的銷量是每年30萬輛,而歐洲市場總量才1200萬輛,”他說,“中國現在一年才賣6萬輛,但中國的市場總量是2000萬輛,如果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達到和歐洲一樣,那么沃爾沃在中國應該每年賣出50萬輛。”

  當然,在接手沃爾沃后,雙方在理念上也有一些不同。沃爾沃汽車延續以往低調風格,不愿夸獎旗下產品,在采購上甚至采取“供應商滿意”的標準,這在李書福看來都不可取。“現在在中國,人們認為一個企業把產品特點告訴大家是它的責任,沃爾沃現在慢慢轉變過來了,也開始講它的技術和產品。”

  盡管李書福多次帶領吉利“走出去”,成為嚴格意義上的跨國公司,但要實現“造大家買得起的好車”,他更關心的是如何“引進來”。

  “現在通過并購等一些特殊方法,迅速提高吉利的研發能力。吉利派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到瑞典哥德堡參與研發,培養大量的中國汽車研發工程師,”李書福說,“大家協同起來,慢慢來推動吉利自身研發能力的提升。”

  并購后,雙方陸續簽署了“沃爾沃汽車公司向吉利汽車公司轉讓技術協議”等一系列技術合作協議;去年9月,吉利和沃爾沃共同在瑞典哥德堡的歐洲研發中心正式運營。

  “實現這些大的戰略構想以后,現在吉利跟沃爾沃又聯合成立了一個研發中心,”他說,“這種大規模的研發投入,一定能夠給吉利研發渠道的提升和研發成果的取得提供很多便利。”

  吃不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從“四個輪子+一個沙發”再到“四個輪子+一塊電池+一臺電腦”,李書福對于汽車的理解從來都簡單但前衛、精確。“一塊電池”代表了汽車的新能源方向,而“一臺電腦”則代表了汽車的智能化方向。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代表特斯拉,李書福在多個場合已經表達了“特斯拉未必是汽車業方向”的觀點。

  “什么時候才能造出能充一次電跑400公里的電動車?”現場有觀眾提問。

  “這個問題很簡單,多放一塊電池就可以了。”李書福笑答,“目前電動車市場的問題并不在技術。我們始終認為,純電動汽車在價格、性能、可靠性、使用經濟性、便利性等各方面,如果跟傳統汽車比起來有很大差距的話,這個市場空間到底有多少,我們吃不準。如果油價繼續上漲,那純電動車一定有很大的潛力。”

  李書福表示,吉利與沃爾沃在電動車方面,將采用由電油混合向純電動方向發展的方式過渡,不急于投入純電動車量產。

  而汽車的智能化也是吉利與沃爾沃緊鑼密鼓研制的一大方向。李書福透露,沃爾沃生產的一款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已經開始全球最大規模的試駕。談到汽車的自動化,李書福很有興致,“以后汽車無人駕駛不是不可能,比如人在這里,通過你的電話讓車子從你家里跑到這里來,這都是可以的。但是這個要到2020年左右,也不遠了。”

共 2 條 1/212下一頁末頁
TAGS:李書福 新汽車觀 汽車 移動終端 | 責任編輯: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