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維護車主利益 呼吁公開汽配維修技術信息
2014年3月10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汽車4S店修車收費過高、消費不透明、消費者往往被強迫消費,以及綜合性修理廠配件來源沒保證、企業生存艱難等問題非常突出,在各大媒體和網絡上屢屢曝光,廣大消費者自主選擇質優價廉汽車維修服務的權利尚未得到有效保護和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滯后。

  汽車維修企業主要有汽車生產企業授權開展汽車銷售、維修服務的4S店體系和非授權的綜合類汽車維修企業兩大類。其中,綜合類維修企業占到行業的90%。

  截至2013年底,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已達1.37億輛,其中私家車占到80%以上,中國已進入汽車社會,而汽車維修也已成為百姓離不開的民生行業。

  近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產業政策研究室主任黃永和召集交通運輸部道路運輸司以及汽車維修協會、汽車維修企業、保險行業及汽車配件業的相關人士共同呼吁汽車廠商對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打破廠商對零部件的絕對壟斷地位。

  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封閉導致嚴重后果

  目前國內各大汽車生產企業(包括進口車企業)不對社會公開汽車維修技術信息,而只為其授權的4S店提供汽車故障診斷、維修以及技術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技術支持,造成4S店在維修市場上利用先天技術優勢搞壟斷經營,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黃永和介紹汽車維修技術信息不能有效公開,導致一系列嚴重問題和后果:一是汽車生產企業利用維修技術和原廠配件壟斷,肆意抬高維修配件價格,也迫使4S店經常對承修車輛“小病大治”、“只換件不維修”,很少替車主考慮,廣大車主抱怨強烈。

  二是廣大綜合性修理廠在市場競爭中,由于配件渠道不暢、維修技術信息匱乏,往往出現維修質量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假冒配件魚目混珠涌入市場的問題,給車輛運行安全帶來很大隱患。

  三是不利于汽車配件產業發展。除少數主機廠配套零部件企業外,多數配件企業拿不到原廠技術資料,很難研制設計高品質配件,也無法進入正常的市場銷售體系;此外,即使是原廠配件生產企業,也無法利用技術優勢將配件直接銷售到獨立售后市場(往往被冠以假冒配件名義),配件業的發展受到很大壓制。

  汽車維修市場缺乏公平競爭機制

  “車鑰匙丟失,4S店配鑰匙需要2700元,而去汽配城花400元就可以搞定。”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秘書長魏同偉表示這種現象隨處可見,而造成這個現象的真正原因就是汽車維修技術信息沒有公開。

  現在汽車維修市場混亂,整車企業對配件產品和產品信息壟斷,影響汽車配件產業鏈發展。讓車主在修車和養車的時候沒有放心的去處。

  配件渠道和維修技術是消費者到4S店修理的主要原因。

  汽車企業售后服務的利潤遠遠超過銷售利潤。中馳汽配首席執行官張后啟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目前的利益鏈條是,進口整車企業向零部件企業采購配件,然后再加價50%-100%銷售給4S店,4S店再加價50%-100%賣給消費者,國產車型可能會低一些,但加價也在25%左右。如果將一臺國產新車拆開,每個零部件單獨銷售,總體價格會達到車價的3倍,進口豪華車甚至能達到5倍。”汽車廠家把零部件加價給經銷商,經銷商再加價賣給消費者,由此分析整車企業加經銷商形成利益鏈,而最后消費者缺成這條利益鏈的買單者。

  張后啟還表示汽車維修市場仍缺乏公平的競爭機制。一是配件渠道壟斷造成了綜合修理企業無法與授權4S店體系公平競爭。目前國內配件主要分為“原廠件”和“副廠件”兩類,主要按流通渠道劃分。在國家有關品牌汽車授權銷售政策保護下,原廠配件一般都被限定在4S店體系內銷售使用,綜合修理企業基本無法從正規渠道獲得原廠配件,廣大車主為用上原廠配件修車,只能回到4S店。但是,4S店的配件一般比同類副廠件貴50%以上,消費者接受度很低。

  副廠配件雖然種類繁多,但生產源頭和流通渠道都比較復雜,很多假冒偽劣、以次充好配件充斥其中,消費者很難辨別,面對市場常常感到無所適從。

  二是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壟斷造成綜合類維修企業先天技術不足。由于目前國內缺乏相關法規要求汽車維修技術信息(例如診斷技術、故障解碼、拆裝工藝等)必須公開,因此目前相關各大汽車企業的技術信息只向4S店體系內部開放,造成綜合類企業無法獲得同等、有效技術支持,診斷維修技術能力無法與4S店媲美和競爭。

  建立規范條例 盡快公開汽車維修信息技術

  汽車維修信息封閉導致了汽車維修市場的不公平競爭。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秘書長魏同偉介紹現在整個汽車維修行業全國在冊有43萬家汽修廠,加上不在冊的街邊小店全國大約有70多萬家維修企業,4S店有2——3萬家。雖然4S店數量不多但由于維修服務質量較高,承修了全行業60%左右的業務量。

  不過,由于4S店服務價格一般是綜合修理廠的1.5-2倍,讓消費者普遍有望“店”興嘆、“修不起車”之感。由傳統行業發展起來的綜合類企業經營靈活,但由于綜合性修理企業無法獲得“一手”的維修技術信息,維修能力良莠不齊,使得消費者疑慮較大。

  此外,4S店也會利用“汽車三包”、保修、保險理賠等手段“迫使”消費者回到4S店修車。可見,汽車維修市場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仍有待完善,消費者“自主消費”的選擇權也受到很大侵害。

  黃永和表示,目前立法單位正在建議有關部門做出政策調整,擬通過條例的方式,打破汽車廠商對原廠配件渠道的壟斷和對零部件供應商的限制,要求汽車供應商不得限制授權供應商對外銷售配件,不得限制零部件供應商在配件上使用自己的商標和標識,同時對產品信息予以公開。

  交通運輸部道路運輸司曹磊博士最后在會議上提出交通運輸部作為汽車維修企業的主管部門,為了廣大車主的權益,將會責成相關部門促進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讓汽車維修行業健康發展,同時為廣大的消費者提供誠信、優質、綠色、便捷、周到的服務,讓大家享有安全、可靠、舒適的汽車生活,保護汽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