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租車上聽北京交通臺討論第二批零整比,有車主質問中國汽車維修協會的嘉賓:奔馳C260零整比由1273%變成1172.65%,這么恐怖的壟斷,這么剝削我們車主的明確數字,擺在這兒怎么就沒人管呢?的哥隨即就回了一句:你為什么還要買?
你為什么還要買?想必很多中國車主都面對過這個問題。筆者買車后也被人這樣問過,還跟著被罵了傻X。但一位速騰車主給出了這樣的回答:我知道速騰減配了不下45項,我也知道DSG那些事。但它依然是速騰,依然是大眾,品質還是大家比較信任的,而且外形好看,不買它買什么?現在的速騰已經換裝獨立懸掛了,還有什么好擔心的?
無言以對。回想筆者自己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候的無措,這位速騰車主的回答衷心令人嘆服。如果消費者的確如此想,那因斷軸事件處于風頭浪尖的速騰,10月銷量達25004輛同比增長18.7%,也就沒有什么值得驚詫的。
確實沒有什么值得驚詫的。不可思議的現象在每個月的汽車銷量榜單上都在上演,以至于見怪不怪。大眾系在轎車排行榜上只手遮天,朗逸、速騰、帕薩特、高爾夫乃至桑塔納、捷達都勇不可擋。哈弗H6則在SUV榜單上稱霸,現在又多了H2和H1——不管有多少人吐槽變速箱和H8。當北汽銀翔的幻速都悄然破萬時,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至今仍是一個可以誕生奇跡的汽車市場。
有人說這是粉絲經濟,有人說這是品牌效應,有人說是渠道優勢......但這并不是一個非要理性分析的問題。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買車從來就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更多的是個人情感的寄托。開寶馬3系的女性沒幾個憧憬E46的;短裙黑絲妹子駕駛著路虎也不是去越野;在根本沒有充電樁的小縣城里把比亞迪秦開的嗷嗷叫的小伙,更不可能是為了節油環保。我們知道每年有不下400余款新車可供選擇,我們吐槽著各種車型的瑕疵,但然后我們就買了。
我們買了,我們就是買了。
那么問題來了。北京有經銷商表示,全新奔馳C級已經排隊到了明年,交了預定金之后也得往后排;如果想多加點錢馬上提車,還得看加多少。因為有加好多的想趕緊提車,4S店也得排一排。試問,這種情況之下,奔馳C級為什么要去降低零整比?政府又要以何種理由去強制奔馳調整呢?
減配,DSG故障,斷軸,補丁召回,然后銷量大漲近20%。試問敬愛的車主,車企為何還要討好你?
你為什么還要買?
想要別人尊重你,請首先尊重你自己的選擇。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