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奧迪、寶馬和奔馳穩居豪華車市場前三的市場環境下,英菲尼迪、沃爾沃、捷豹路虎和雷克薩斯都在激烈爭奪第四把交椅,而前三者都已經實現了國產化,為銷量提升增加了重要砝碼。而雷克薩斯在國產化生產方面猶豫不決,被指"正在錯失中國機遇"。
捷豹路虎國產化開啟 成本居高或削弱競爭力
10月21日,投資109億元人民幣的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廠宣布正式投產。同日,奇瑞捷豹陸虎的第一輛國產車攬勝極光下線。按照計劃,這款車將于今年廣州車展亮相,明年上半年上市。而到2016年,還將引入三款車型國產,第二款也為路虎車型,第三款為捷豹。奇瑞捷豹路虎已經就未來五年的產品做出相應規劃,新產品推出的頻率基本上是每六個月推出一款新車。
為了追趕中國豪華車市場第一梯隊的奧迪、寶馬、奔馳,奇瑞捷豹路虎已經制定了關于合資公司在未來發展的中長期計劃,這個計劃包含了產品引進、發動機生產以及合資自主品牌規劃。
今年前三季度,豪華車第一陣營依然由奧迪、寶馬、奔馳牢牢占據。捷豹路虎雖然一直在第二陣營中保持領先地位,但其1~9月在華累計9.23萬輛的銷量,與第一陣營中各品牌的銷量(奧迪41.6萬輛、寶馬33.6萬輛、奔馳20.3萬輛)仍舊相差不少。
捷豹路虎在中國豪華車銷量排名上想要更進一步,目前還言之過早。即使是其已連居多時的第四把交椅,目前也不是十分穩妥。一方面,不同于其他豪華品牌,捷豹路虎的銷量主要來源于SUV市場,但近年來三大豪華品牌在SUV領域也都加緊布局,在不同程度上搶占捷豹路虎的市場份額。以極光為例,在價格和配置上就要面對奧迪Q5、寶馬X3和奔馳GLK等強勁對手。而另一方面,凱迪拉克、英菲尼迪等二線豪華品牌近年來也大有"異軍突起"之勢,盡管銷量數據尚不搶眼,但以增長速度來看,卻是形勢逼人。
同時,從目前所傳達出的信息來看,國產初期,奇瑞捷豹路虎并沒有按照此前規劃,將國產發動機搭載在國產車型極光上,先期國產車型使用的關鍵零部件幾乎與進口車型無異。既不通過減配來降低價格,也不以大量采用國內配件的形式降低成本。這樣一來,在常熟工廠投產的國產極光與進口極光幾乎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此在價格上可能也不會有太多優勢。
英菲尼迪國產車型上市在即 目標豪華車市場第四
11月6日,英菲尼迪首款國產車型Q50L在東風日產襄陽工廠下線,并計劃于11月17日在深圳上市。而隨后第二款國產車型QX50L將于12月下線,明年年初上市。
隨著多款國產車型的陸續上市,英菲尼迪計劃在2018年實現年銷量10萬輛,其中國產車型的銷量比例至少超過50%。其目標是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中國豪華車市場第四,僅次于"ABB(奧迪、奔馳、寶馬)"。而今年前三季度,英菲尼迪在華(不含港、澳、臺)累計銷量達到20,787輛,同比上漲91%。
今年9月,由東風汽車公司和日產汽車公司共同組建的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是東風有限的獨立子公司。作為戰略合作伙伴,東風日產承擔了英菲尼迪國產化產品的研發、采購、生產制造等價值鏈前端管理。過去兩年多時間,東風日產襄陽工廠對原有生產線進行了大規模的硬件升級改造,新增投資額6億元。襄陽工廠將成為英菲尼迪繼日本櫪木、美國士麥那之后的第三個已投產的全球制造基地,為英菲尼迪國產化產品提供年6萬輛產能,以及沖壓、焊裝、樹脂、涂裝及總裝五大完整的整車生產工藝車間。
按照股東方對東風英菲尼迪與東風日產的分工,與消費市場有關的品牌、營銷、網絡建設、售后服務等都由東風英菲尼迪負責。而對其股東東風和日產來說,提升英菲尼迪這一豪華車的市場份額和銷量,對于兩大公司提升市場地位和整體形象都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英菲尼迪最緊迫的任務,便是縮小與一線豪華品牌的差距。利用股東雙方已有的優勢資源,可吸引東風日產的投資人對英菲尼迪的關注;未來在營銷方向上,也會考慮跟移動互聯網更好地結合。網絡建設和品牌塑造同樣被視為英菲尼迪未來在華發展的兩大關鍵環節。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