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假國四重卡產品得以生存,市場占主要地位,所以企業不得不蒙蔽自己的雙眼,容許經銷商用國二國三充當國四的重卡。
近日央視報道,假“國Ⅳ(因國內讀寫習慣,以下簡稱‘國四’,相應其他國Ⅱ國Ⅲ分別簡稱‘國二國三’)車”充斥市場,整個河北都買不到真“國四”柴油車。許多消費者在4S店購買的車輛合格證上顯示為國四車輛,但是實際檢測排放結果卻介于國二和國三標準之間。
在我網系列報道一《假國Ⅳ重卡橫行 究竟誰負責?》中,我們提到了造成這一亂象的原因之一是政府監管不利,在系列報道二《假國Ⅳ重卡橫行 配套體系不完善》提到了配套設施不完善是原因之二。除了以上兩個原因之外,假國四重卡產品得以生存,市場占主要地位,所以企業不得不蒙蔽自己的雙眼,容許經銷商用國二國三充當國四的重卡。
從用戶角度來,國四標準重卡一般要比國三重卡貴2萬元左右,價格高造成個用戶一般不愿購買國四標準車輛,再加上國四產品還需要添加車用尿素,這樣使用成本進一步提高,所以用國二國三充當國四的重卡能夠被大眾所接受。
據中國商用汽車網記者了解,重卡企業一些非主流的生產廠家技術達不到國四標準,部分企業為了讓產品進入機動車國四排放標準車型的名錄,在其后續生產過程中,由于質量控制水平較低等原因,無法保證同一車型的每一輛車都穩定達標。
業內人士表示,國三向國四標準的躍進,不僅使得市場假貨泛濫,還將對自主品牌重卡企業造成一定的沖擊。雖然國內重卡企業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國四產品,但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并不多,因此,在通往國四的道路上,或將有品牌因技術瓶頸而掉隊。
繼江淮汽車“假國四”事件曝光之后,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嚴剛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首次作出回應:江淮將認真整改,從現在起徹底停止在實行“國四”標準的地區銷售“國三”排放的車型。嚴剛認為,企業應當承擔起節能環保的責任,對于媒體的報道江淮會虛心接受。“江淮會在最短時間內,將在施行“國四”排放標準地區銷售的“國三”產品撤回。未來,江淮“國四”車只在“國四”地區銷售,”國三”產品則拿到尚實行”國三”排放標準的地方出售。“我們不缺少國四產品,江淮所有產品都符合國四排放標準,技術也都達標。”
事實上,車輛排放“造假”現象并非只存在于江淮一家汽車企業,“可以說,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以上提到的經銷商對中國經濟網汽車表示。企業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國四與國三產品的使用成本存在很大差異’’,嚴剛坦言。
汽車生產企業作為車輛產品排放控制的責任主體,必須切實加強生產過程環保達標管理、環保關鍵部件質量控制、車輛產品排放自檢等工作,確保實際生產、銷售的車輛穩定達到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要求。同時,建立相應的質量保證體系和檢測體系,做到誠信生產和銷售。
相信除了江淮汽車以外許多重卡企業都已經嚴加整改、引以為戒。堅決抵制車輛排放造假。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