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新聞訊】對某些事物,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心馳神往。小時候,在馬路上看到大吉普飛馳而過,仿佛瞬間聞到了一股男人味。也許SUV車型是許多人莫名其妙的理想。仿佛進入駕駛室的一刻,就會感受到視野的拓寬和自信的提升。
如今,SUV在中國方興未艾,并迅速成為國人購車的優(yōu)先選項。無論外觀、功能都滿足了提升駕乘體驗和社會地位的需求。但對于SUV的過人之處的認識,若停留在“看上去很Niubility”的階段未免NAIVE,還大有被斥為Zhuangbility的風險。梁朝輝有句話說得特好,Zhuangbility的反義詞是物盡其用。你知道SUV牛在哪,熟練駕馭它去拓展人生的寬度,就離真正的Niubility很近了。
而作為SUV的最大亮點,四驅系統(tǒng)基本可以決定各SUV車型的武林地位。品牌廠商在四驅技術上潛心鉆研,終于各懷絕技。不免拿出看家本事比試一番。
江湖起源
一輛汽車在轉向時,四個車輪走過的路程是不同的,所以車輪轉速存在差異。而最早的汽車車輪由金屬軸連結,沒有差速裝置,操控難度極大。(不能理解的童鞋請在沃爾瑪駕駛購物車體驗木有差速的轉向。)因此能夠動態(tài)分配動力的差速器應運而生。
由于差速器的發(fā)明,一條鐵律從此誕生:汽車的動力像水一樣流向行駛阻力最小的車輪——差速器具有將動力傳送至阻力最低的動力輪的特性。因此打滑的車輪被委以重任,有抓地力的車輪反而肌無力。因此,差速鎖應運而生。它的職責在于鎖住差速器——將兩個半軸鋼性連接,使其成為整體,這樣兩側的車輪都可以得到足夠動力,使車輛脫困能力大增。
簡而言之,正常的汽車都有差速器,而差速鎖屬于越野性能牛X的車。判斷一輛車的脫困能力,三個指標足矣:是否有差速鎖,有幾把鎖,以及鎖的工作形式。我們常常聽到的電子差速鎖和差速鎖差距不小。就好像復仇者聯(lián)盟里的綠巨人和鷹眼,雖屬同伙,戰(zhàn)斗力卻相差1個世紀。
三大門派
四驅的分類繁復,我們常見的四驅形式可以分為三大派別。
分時四驅
分時四驅(PART-TIME 4WD)是一種可以在兩驅和四驅之間手動選擇的四輪驅動系統(tǒng)。NB之處在于能在極端環(huán)境下通過切換低速檔將扭矩放大2.5倍左右,在脫困能力方面無能出其右。在很多硬派越野車型上都有配備,比如JEEP牧馬人,豐田FJ酷路澤等。但較高的駕駛要求使它只屬于少數(shù)人。
適時四驅
適時四驅(REAL-TIME 4WD)跟分時四驅的不同之處在于,適時四驅可以自動識別車輪打滑狀態(tài),進行兩驅和四驅狀態(tài)的切換。相比全時四驅,適時四驅有效降低了成本和整車重量。但缺點是與其他四驅模式相比,響應速度較慢,且脫困能力較弱。
全時四驅
目前最受歡迎的是全時四驅(FULL-TIME 4WD)。其獨門利器是在行駛過程中所有車輪均具有驅動力,在面對復雜路況時擁有優(yōu)異的通過性能。市場上最具影響力的全時四驅系統(tǒng)包括Quattro、4MATIC、xDrive、4MOTION等,它們并不明確代表特定的機械結構,而是注冊商標。比如奧迪Q7和Q5使用Torsen中央差速器,而Q3和TT使用Haldex多片離合式中央差速器,機械結構不同,但都被叫做“Quattro”。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網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