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牌照帶來的生意
按照目前交管部門的態度,專車當下最大問題是監管盲區的風險。畢竟在沒有長期市場良性運作的誠信背書情況下,專車在短時間內很難擺脫非法營運和黑車洗白的標簽。
為此,快的打車日前宣布旗下的一號專車將成立1億元的乘客先行賠付基金,并已和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共同達成責任人責任險合作框架,使用專車服務的乘客如在營運過程中發生保險事故,由該基金先行給付賠償。
把先行賠付制度運用于解決提高乘客安全保障服務,這在全國范圍內尚屬首家。不過,按照Uber、滴滴專車、易到用車等不少專車企業的體量,參照一號專車履行先行賠付也不是難事。
而專車監管中最為集中的焦點依然是私家車介入專車平臺的問題。
盡管交通部已經對近日喧囂的專車“黑白”之爭表態,承認“專車”服務對滿足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需求具有積極作用。但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依然是無法動搖的鐵律。
但當下專車的車輛使用中存在大量的“私家車”是不爭的事實。而這背后,為了遏制污染和交通擁堵問題,北上廣深等地陸續實行的汽車限購政策使得汽車牌照在一線城市成為“稀缺資源”,專車公司想要大量購置車輛建立“自己的隊伍”幾無可能。
因此,不得不通過招攬大批私家車主加盟的各大專車平臺開出了豐厚的待遇。
據了解,對于帶車加盟的專車司機,目前滴滴專車在上下班高峰期(早上7點~10點,晚上5點~8點)不抽取任何傭金,還雙倍獎勵專車司機。在非上下班高峰期接活的司機雖然要交上20%多的傭金,但是還會享受20元到30元不等的直接補貼。
“我見過收入排行榜上有名的一個專車師傅,只要不限行都在路上開專車,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一個月收入可以到三四萬元。”有專車司機這樣告訴本報記者。
相比之下,那些開租車公司車輛的專車司機收入要清貧得多。
雖然和帶車加盟的師傅一樣,這些開租車公司車輛的專車司機每個月也會按照顧客評分得到1000~3000元不等的獎勵,但是他們享受不到每天早晚高峰期的雙倍獎勵,與此同時還得每天上交200元的“份子錢”。
“之前固定薪酬的時候,一個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不過現在也實行績效薪酬了,通過訂單量進行分成,大多數師傅能拿到30%,然后再扣除‘份子錢’。”有使用租車公司車輛的專車司機感慨,“帶車加盟的人辛苦大半年就能買個20萬的車,我們一個月1萬塊錢也就差不多了。不過我們不用擔心被查,他們那個錢也就是趁現在多賺點。”
隨著關于“專車”的大討論不斷升級,組建自己的租車公司成為當下專車平臺的一條出路。為此,易到用車對外宣稱將“斥資80億元”成立租車公司,應對專車的身份問題。只不過,一線城市稀缺的“租賃牌照”也將成為專車公司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