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日產在東風集團的布局中,本是無心插柳的南方乘用車事" />

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自主品牌:“小學生”無須文理分科
2010年9月19日來源:本站編輯
  東風日產在東風集團的布局中,本是無心插柳的南方乘用車事業部艱難起家。然而在合資后的7年里,累計產量200萬輛。不但創造了合資企業成長最快,引進車型最多的業內記錄,也是東風這個央企集團旗下,利潤的最大貢獻者。

98日,東風日產的創業者和掌門人任勇在北京宣布,將推出合資企業的自主品牌“啟辰”。前一天傍晚,任勇向幾位媒體老朋友透露這一消息,我們都感到有些意外。看來在下氣力把一個年輕的合資品牌做大做響的同時,任勇和他的團隊,心里撞擊著另一個追求。

合資企業作自主品牌,始于廣本的“理念”,一開始業內并不理解,尤其是正在市場上與外資品牌艱難抗爭的自主品牌。認為此舉是幫外方用一個廉價品牌絞殺自主品牌。為此我先后和廣本老總付守杰、姚一鳴深談,發現他們的初衷是不滿足作一個優秀的外資品牌的制造廠,而是想通過創立自主品牌,進一步學會產品開發的能力。東風日產也是如此,任勇想得更遠,要用合資企業的自主品牌整合本土零部件企業的優勢資源,為中國零部件供應商開拓一個共同創新的平臺。

無論廣本還是東風日產,中方和外方都共同投入巨資建立了產品研發機構。不做自主品牌,這些機構只能為外資品牌作本土化改進。廣本中方研發人員體會最深的是,在自主品牌開發的過程中,困難遠比預想的要多;不走這一步,永遠不會了解車型開發的游戲規則是什么?隨著研發“理念”的推進,比過去合資生產時,車型全由日方拿來,學到了更多東西。在東風日產“啟辰”的開發團隊中,有不少來自日產的專家,共同開發,實際是個難得的學習過程。

中國現代轎車工業是伴隨改革開放從零起步的,合資的初衷就是利用跨國公司的資金、技術,逐步形成中國汽車業的自主開發能力。我以為,無論本土自主品牌、合資企業的自主品牌,還是像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以中國工程師為主開發的朗逸新賽歐使用大眾、雪佛蘭品牌,如果目標都是提升自主開發能力,就都值得認可。

一個無情的事實是,中國轎車開發水平,和掌控核心技術的跨國公司相比還是小學生。本土自主品牌中,奇瑞、吉利、上汽、長城等略勝一籌,而有的年產幾十萬輛的品牌,還完全靠“山寨”跨國公司的底盤乃至外形過日子。我以為,小學不必分文理科,還是給起步期的各類自主研發、自主品牌一個寬松的發展空間為好。

TAGS:自主 | 責任編輯:汽車網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