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X勁炫是近期剛剛上市的車型,官方一再強調它的假想敵就是日產Crossover跨界車型——逍客。而事實上,二者之前也存在定位和價格的雙重競爭,所以今天我們選擇了價格相近的兩款車型來進行詳細對比。
外觀對比:勁炫兇悍PK逍客時尚
雖然同為緊湊性SUV,但二者在前臉方面傳達了兩種不同信息。勁炫前臉沿用了大嘴格柵的設計,并刻意用鍍鉻裝飾勾勒出的“嘴巴”輪廓,整體感覺就像“小號歐藍德 EX”,家族風格十分明顯。相對而言,逍客在前臉則更多的透露一絲時尚,雖然刻意突起的發動機蓋線條類似肌肉線條,但Crossover概念帶來的是更多與時尚融合的感覺。
左圖為ASX勁炫前臉 右圖為逍客前臉
前大燈是最容易“傳神”的地方,勁炫上翹的大燈同樣來自歐藍德的設計樣式,遠處看像是一雙“怒目”在注視著你,讓你有絲絲膽寒;逍客的前大燈樣式略顯單調,飽滿的形狀單獨來看,和驪威等車型相似度極高,只是前大燈內部未加其它顏色搭配。
左圖為ASX勁炫側面 右圖為逍客側面
有些網友認為車身側面設計會是個比較死板的方面,其實不然。側面整體的輪廓形狀、車窗、輪圈、腰線等細節都可以體現出每一輛車的不同設計理念。涉及到今天的文章,可以概括的說,勁炫和逍客同屬于時尚動感風格。勁炫的腰線從輪眉一直連接到后尾燈,線條呈上揚趨勢,粗細程度也由深到淺,立體感很強;逍客的A柱角度偏小,加上緊貼在車窗下沿的腰線,側面視覺感有些偏上了,幸好逍客在車門下部搭配了一些金屬條,立體感有所延伸。
左圖為ASX勁炫輪圈 右圖為逍客輪圈
兩款車型的輪胎規格完全相同,同為前后215/65 R16。不過如果讓我選,我還是更傾向于逍客五輻輪圈,“V型”的輪輻連接設計時尚并且富有一定的視覺張力。襯托之下,勁炫最終讓我看見的這款輪圈沒有太多值得夸獎的地方,多輪輻的設計也早已經司空見慣。
左圖為ASX勁炫后部 右圖為逍客后部
勁炫尾部呼應了前臉兇悍的風格,一雙更大的“怒目”虎視眈眈的注視著后方,條形的反光板位置似乎有些太靠上了,破壞了尾部整體的厚重感;后面看上去,逍客圓滑的尾燈依舊顯得有些懶散,黑色的裙底襯托出尾部結實厚重的效果,與勁炫不同,逍客反光板是圓形的,流露出一絲可愛的氣息。
二者緊湊型SUV的定位,使得它們在車身尺寸上都較同級偏小,但畢竟是SUV車型,2米6出頭的軸距應該可以保證足夠充裕的腿部空間。不過,同是1米6出頭的車身高度在這個級別實在顯得有些“矮小”,頭部空間令人隱隱擔憂。
[分頁] 內飾對比:勁炫科技PK逍客精細外觀是個很個人化的東西,所以在以上的環節,勁炫和逍客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情人眼里出西施嘛,全憑個人喜好。可如果進入車內詳細端詳這兩款車時,你會在中控臺方面發現,ASX勁炫用料材質方面似乎要比日產差了一些。
左圖為ASX勁炫(高配車型) 右圖為逍客內飾
ASX勁炫勁黑色內飾的造型上,延續了歐藍德的風格,大量的通用件相信對以后的維修有一定的好處,勁炫使用了軟性的內飾材質,但不論是視覺還是觸感塑料感都偏重,或者說,三菱家族的粗獷越野風格被完整保留下來;逍客跨界的風格在內飾設計布局方面體現的較為明顯,中控臺很多小細節都比較新穎獨特。逍客整體做工十分精細,材質和用料都沒太多可挑剔的地方。
逍客中控臺展示
逍客的中控臺布局小巧緊湊,圓形空調出風口和大量的圓形按鍵設計,顯得比較俏皮可愛,應該會比更討年輕女孩子的喜愛。只是這種與車型不搭邊的組合方式,總讓人心里感覺怪怪的,跨界=時尚+可愛+SUV嗎?恐怕還得靠您自己理解。
ASX勁炫中控臺展示
本次對比的ASX勁炫車型并沒有液晶顯示屏,取而代之的是方方正正的儲物格,可以存放一些卡片或者駕駛證之類的小物品。中控臺整體按鍵布局比較簡單,上手的難度很低。
左圖為ASX勁炫(高配車型) 右圖為逍客
方向盤是駕駛者日常接觸最多的地方,三菱一如以往的家族式方向盤沒有給人太多驚喜,手感倒還算不錯。而同為三幅方向盤,逍客的視覺效果和功能上更加突出,不但左側配備了多功能按鍵,而且銀色飾板組合出的樣式也很獨特。另外,逍客的真皮方向盤采用打孔設計,方向盤的摩擦力系數得到一定提高,避免了可能發生的打滑現象。
勁炫雙筒式儀表盤展示
雙筒式的儀表顯示屬于主流的樣式,使用起來簡單明了,正中央的彩色液晶屏能夠顯示包括檔位、油耗以及行駛歷程等多項行車信息,科技感在此顯露無遺。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進口車型,目前勁炫的方向盤文字和顯示屏信息只是可以顯示英文。
逍客儀表盤展示
逍客的儀表盤和勁炫功能上大同小異,只是設計上另有突出,轉速和時速表配有亮銀色裝飾圈,圓形的行車電腦和整體搭配起來十分和諧,只是橙色的背光和較小的字體,讓駕駛員讀取起來可能會有所不便。
[分頁] 空間對比:勁炫空間稍好空間歷來應該是SUV車型的強項,況且日系車在這方面也一向有著不錯口碑。可對于這兩款緊湊型SUV來說,這似乎是個不大不小的考驗,究竟它們的表現會如何?請繼續參看下面的體驗。
ASX勁炫座椅空間展示:
勁炫前排空間體驗
勁炫后排空間體驗
這位身材嬌小的體驗者身高為169cm,她做在前排時,頭部空間展示出充裕的一面。而保持座椅狀態,坐在后排的情況下,頭部就只有1拳的富裕了,相信身高超過180cm的朋友應該會感到局促。腿部空間應該問題不大,相同的體驗者膝蓋據前排還有兩拳多的余量。
ASX勁炫行李箱空間展示:
容量可觀的行李箱空間
出色的行李箱存儲能力是SUV車型的一大亮點,勁炫384L的行李箱容積只是在后排座椅完全不動的情況下,此時橫向最大寬度可以達到1.35米,當可4/6分的座椅完全放倒后,行李箱的縱向寬度可擴張到到1.51米,容量十分可觀。
逍客乘坐空間展示:
逍客前排空間展示
逍客后排空間展示
非常遺憾的是,我們并沒有逍客空間的真人體驗圖片,不過以編輯本人180cm的身高衡量,逍客的空間屬于SUV車型的中等水平,2630mm軸距帶來了比較一般的后排腿部空間,而Crossover跨界風格造就的低扁的車身,勢必也是以犧牲頭部空間為代價的。
逍客行李箱空間展示:
逍客行李箱空間展示
逍客的后排座椅同樣可以4/6折疊,容積可以從352升擴充至1513升,放一些比較大的行李時更加靈活。有些設計不足的是,行李箱的離地間隙有些偏高,后排座椅也無法180°的完全放平。
動力系統對比
與藍瑟翼神相同的2.0L全鋁發動機
ASX勁炫目前所搭載的4B11型號發動機與國產2.0L藍瑟翼神完全一致,這款全鋁合金發動機是三菱全新設計的一代直列4缸2.0L發動機,能夠輸出最大107kW(6000rpm)的功率,以及194Nm(4200rpm)的最大扭矩,整體動力輸出偏向高轉速。大可不必抱怨,因為ASX勁炫全系只搭載了這一款發動機。
短小的換擋桿有利于更快的操控
ASX勁炫采用與藍瑟翼神完全相同的CVT無級變速箱(INVECS-III),并且帶有手動模式。INVECS-III是三菱第三代車輛智慧型電子控制系統的簡稱,是比較領先的CVT變速箱之一,目前三菱主力車型——藍瑟翼神等都正在使用。
經典的日產2.0L自然吸氣發動機
2010款逍客同樣只有2.0L排量的一種發動機可選,這臺直列4缸自然吸氣發動機算是日產的“看家寶”了,它可以輸出102kW(5000rpm)的最大功率,以及198Nm(4400rpm)的最大扭矩,雖然從數值上比ASX勁炫有所不及,但逍客的2.0L發動機更為偏重低轉扭力,城市行駛效果更好。
逍客似乎不怎么穩定的CVT變速箱
這款造型有些奇形怪狀的換擋桿實際上操控的依舊是一臺CVT手自一體變速箱,按理說日產的品質應該值得信賴,可經歷了車友的大量投訴和召回事件,這款變速箱是否還值得信賴,恐怕是個大大的問號。
[分頁] 配置對比:逍客明顯占優勢逍客 20X雷是兩驅頂配車型,它在配置上與四驅頂配車型差別不大,而ASX勁炫 勁悅版是全系最低配車型,所以二者之間有一些明顯配置差異也在情理之中,整體來看,無論是安全還是舒適性配置,逍客都比勁炫更具優勢。
逍客 20X雷配備了無鑰匙啟動系統
逍客 20X雷配備了無鑰匙啟動系統,與日產很多車型一樣,它沒有采用按鍵式的設計,而是采用比較傳統的旋鈕式,雖然操作起來會更容易適應,但使用感覺上似乎沒有按鍵式顯得更有檔次感。
在舒適性配置方面,逍客以絕對的優勢戰勝勁炫,電動天窗、倒車影像、中控臺顯示大屏等皆是比較值錢的配置,令人奇怪的一點是,20X 雷版雖然有倒車影像,卻沒有配備倒車雷達,實在讓人費解;勁炫勁悅版只在后視鏡加熱和防紫外線玻璃這些無關痛癢的方面挽回了一些顏面。
以下是ASX勁炫沒有的配置:
逍客電動天窗展示
盡管逍客的天窗開口面積不怎么大,但還是那句老話“有就比沒有強”,能更好的享受陽光,車內通風都得仰仗它了。話雖然有些夸張,但一旦你曾經擁有過,就會深深的被它的“魅力”吸引,再想割舍已經不能。
逍客自動空調
自動空調這項配置有很多人覺得很“雞肋”。的確,從原理上講,它確實在寒冷的冬天意義不大,但如果您經常處在酷日炎炎的天氣,那么這項功能一定非常適合您,它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頻繁操作帶來的油耗損失。
逍客真皮座椅展示
逍客的真皮打孔座椅看上去質感和舒適度都屬上乘,側向的支撐性應該也比較到位。值得一提的是,2010款逍客全系標配了主動安全頭枕,它可在最大程度的降低前排乘客在發生碰撞時所受到的頭部傷害。
編輯點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本次介紹的兩款車型都是兩驅車型,而并非更越野的四驅車型,正因為此,越野性能等無法為您一一呈現,盡管它對于城市型SUV來說并不特別重要。在目前的情況下,勁炫并沒有體現其進口車的更多特色,車型的定價有些偏高,而上市已久的逍客無論是內飾品質還是優惠價格都更有吸引力,所以如果您馬上想出手,并且不大在意空間,那么逍客才是您合適的選擇。而如果您對勁炫的兇狠外觀很著迷,建議您觀望一段時間,可能屆時會有一些優惠活動。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