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車險價格戰加上較高的手續費,已經大幅度降低了財險公司的盈利水平,以高成本為代價搶占市場份額的方式已經不能再支撐公司的健康發展。電銷渠道省去了中間代理環節,不用再受中介代理商的牽制,無需支付手續費等中間費用,降低了運營成本,為提高公司經營效益提供了保障。2010年上半年,山東車險電銷業務簽單費用率12.79%,較傳統車險業務的簽單費用率低10.94個百分點。而且,電銷模式使得公司直接掌握客戶最真實的信息資料,包括客戶聯系方式、客戶的風險偏好、保險狀況等,為公司做好與客戶的溝通、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措施、提高續保率奠定了基礎。
山東保監局調研結果顯示,車險電銷業務在發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截至2010年上半年,山東省車險電銷業務單均保費1835元/輛,但各公司間差異較大,有的公司為了搶占市場、體現更為明顯的價格優勢,引導客戶降低商業三者險保額或減少投保險種作為其市場競爭的手段。同時,銷售與服務支持力度的差異,影響電銷渠道發展速度。最早嘗試車險電銷的平安公司“遙遙領先型”以及人保等公司的“積極跟進型”,重點加強電銷后援支持力度,不斷完善集中運營平臺的建設,通過高素質的坐席力量和良好的培訓機制提高業務產能。而若干家中小型公司為主的“隨行就市型”,在后援平臺建設明顯欠缺的情況下倉促上馬,服務和管理跟不上,電銷渠道僅是形式上具備,實際的支持能力還很有限,業務發展處于滯緩狀態。
對于各類中介機構(如專業代理公司、以車商為代表的兼業代理機構等)來講,電話車險這種營銷模式直接銷售產品給車主,中介代理的權利被無形剝奪了,電銷業務的發展無疑對中介代理的規模形成了沖擊。另一方面,對公司的直銷人員來說,也同樣面臨原有的部分業務流失、發展方向調整的問題。部分公司通過加大成本投入進行不正當競爭,“營銷過度”導致“擾民”投訴也時有發生。
后續服務也不能滿足電銷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調研發現,通過中介購買的車險,出險后中介會提供一條龍服務,而通過電銷渠道購買的車險理賠時,時常遇到理賠人員不足、費用報銷手續煩瑣等問題。還有的公司正遭遇保單配送能力不足的問題。由于個人車險業務地域分散非常廣泛,導致保險公司在提供上門收費和送單服務時人手緊缺。
針對這些問題,山東保監局提出,嚴禁公司通過降低保額、減少險種等手段進行惡意引導;嚴禁通過直接或間接贈送禮品、有價卡證等手段,違規爭搶業務。同時,嚴格限定電話呼出時間,尊重消費者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特別是對明確說“不”的受訪者應做好記錄,確保不再打電話,避免造成滋擾。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