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6日,針對許多媒體對相關部門賤賣上汽通用五菱股權的批評,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五菱集團)致函中國青年報稱:“到目前為止,五菱集團沒有就股權和五菱品牌轉讓問題與其他股東進行過任何磋商,現在的股權結構符合各方股東利益及合資企業經營需要,沒有出讓股權的計劃……”
然而時隔不到3個月,上汽通用五菱的股權結構卻即將出現重大變局。近日,接近五菱集團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五菱轉讓股權給通用汽車已成事實,目前正在走程序。據悉,為了防止走漏消息,五菱還向內部員工下達了封口令。
曾向本報發函、表示不轉讓股權的五菱辦公室人士表示,目前不清楚股權轉讓的情況。五菱集團董事長也轉告記者:對股權轉讓一事,目前不接受任何采訪。其他媒體報道稱,上汽通用五菱和通用汽車相關人士也對此事保持沉默。
根據記者多方調查,盡管遭到多數汽車業內人士的反對,五菱轉讓上汽通用五菱股權的事實已經基本確定,目前只待有關部門的批準。股權轉讓之前,上汽通用五菱的股權比例為上海汽車占50.1%,通用汽車占34%,五菱集團占15.9%。股權結構變化后,上汽、通用和五菱將分別持有上汽通用五菱股份50.1%、44%和5.9%。
實際上,根據記者掌握的資料,早在五菱發函之后的一個星期,就有人士告訴記者,五菱的股權依然會轉讓。之所以頂住多方壓力甚至不惜欺騙媒體來轉讓股權,五菱集團和相關管理部門有著自己的算盤。比較統一的說法是:為了吸引通用汽車到廣西投資生產乘用車,相關管理部門同意轉讓股權。因為地方政府更加看重當地的經濟發展、稅收和就業,建成大型整車生產基地不僅能解決稅收和就業問題,還能吸引更多的零部件配套企業入駐。
事實也的確如此。據了解,目前已經有不少乘用車配套企業進駐柳州。而在通用汽車的支持下,上汽通用五菱已經發布了“寶駿”乘用車品牌,并發布了一系列乘用車的上市規劃。據說,這些車型將采用通用汽車的成熟技術,研發、制造、配套和服務體系的建設完全按照通用汽車的全球制造體系和標準進行。
股權轉讓即將塵埃落定,卻留給中國汽車業界無盡的思考。一位研究品牌建設的教授曾撰文質疑:“為何外資企業總是想方設法將一些衰退中的品牌高價賣給中國企業,中國卻不惜代價把處于高成長期的品牌低價轉讓給外資企業?為何外國政府總是設置重重障礙阻止中國企業收購高價值、高成長性的外資企業,我國某些部門卻千方百計創造條件支持外資企業收購高成長性的國有企業?”
更有人士發出疑問:即使五菱不轉讓股權,難道通用就不在廣西投資了嗎?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更是通用汽車走出金融危機泥淖的救命稻草。今日的中國已非昨日的中國能比,招商引資發展經濟何必非要以減持股權、損害高速成長的民族汽車品牌為代價呢?
3個月前正式向媒體發函、高調辟謠不會出售股權,3個月后又暗度陳倉、悄悄轉讓股權的做法,更令人目瞪口呆、詫異不已。用謊言制作煙霧彈,全然不顧企業形象和社會信譽,是無奈、高明還是糊涂?我們相信,作為國有企業,五菱也有自己的苦衷,自己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但當初賣就賣了,何必高調辟謠、欺騙媒體呢?
誠然,通用增持上汽通用五菱股權后,對通用、上汽、上汽通用五菱來說,都會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對地方經濟的發展來說,在短期內也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對于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建設和發展來說,卻是一個消極的、并不高明的案例。可以說,轉讓股權不僅是五菱汽車的悲哀,更是自主汽車品牌建設的悲哀。
木將成舟,一位五菱人士的慨嘆卻時常響在耳邊:作為廣西人,最令我自豪的是五菱汽車品牌,許多人正是通過五菱了解廣西,知道廣西有如此質優價廉的產品。與幾十億元的短期項目投資相比,一個品牌的長遠價值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更大。五菱汽車是民族汽車品牌的驕傲,把股權轉讓給通用是沒有長遠眼光的做法。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