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銷渠道實現井噴之后,保險公司已將下一個直銷渠道定位在“鼠標投保”。據知情人士預測,按照保險電子商務近些年超過100%的平均年增長速度來計算,去年通過網絡實現保" />
中國保險電子商務已經走過10個年頭。 2000年8月15日,中國太保電子商務網站正式開通,也由此拉開了保險公司建設保險電子商務的序幕。截至2010年,包括中國人保、中國平安、泰康人壽、天平保險在內,全行業共有超過35家保險公司開展了網銷保險業務。
電子商務日趨成熟
太平洋保險相關人士認為,雖然早在十年前就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但保險公司電子商務網站初期的銷售能力并不明顯。當時網站的主要功能是以宣傳為主,實際獲得的業務量很少,在線報案、支付、理賠等功能基本沒有。簡單地說,就是保險公司所建設的網站,與真正意義上的保險電子商務平臺還有些差距,名不副實。
2005年,中國保險電子商務才真正邁入實質性發展階段,電子商務平臺產品體系和服務功能逐步完善。目前,網銷險種類型不僅有車險、意外險、貨運險、信用險等標準化程度較高的險種,還有投連、萬能、重疾、養老等一些較復雜的人身險種;網站服務功能囊括在線咨詢、自助服務、在線銷售、在線繳費、在線報案、在線理賠等。
天平保險企劃精算部總經理陳文志表示,為鼓勵客戶通過網絡購買保險,天平保險會在節假日推出一些非常優惠的保險產品。如“假日全家游”意外險,1人投保半價優惠,3人同行1人免單。
與此同時,保險公司正在逐步向外延伸電子商務平臺的“觸角”。例如,泰康人壽等公司成功在淘寶網開設旗艦店,主推適合商旅人士的意外險產品;中國平安則將網銷車險平臺與其他電子商務網站嫁接,擴大網銷車險業務的規模。
渠道鋪設成本增加
網銷業務比電銷業務的成本更低,那些善于精打細算的保險公司已經形成共識。
與保險公司自建網站不同,第三方保險電子商務網站雖然沒有專業的銷售和服務團隊,但卻有一件“法寶”,那就是大量的點擊率和豐富的選擇面,能夠實實在在地吸引客戶投保,并提供更為優惠的價格。
據某保險公司電子商務部資深人士透露,保險公司要使電子商務業務有所發展,就需要橫向搭建更廣闊的網絡平臺。尤其在借力大型電子商務網站的品牌優勢時,需要支付相當的宣傳費或手續費。不過,相對與其他渠道,網銷業務至少有10%至15%的成本優勢,使得保險公司也舍得大手筆投入。
此外,像“百度”這樣的搜索引擎,也在保險電子商務的渠道爭奪中分得一杯羹。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紛紛花重金向搜索引擎購買“車險”、“保險”等關鍵詞排名,以提升各自電子商務網站的點擊率。
中國人保電子商務部負責人認為,在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網站進行開源的同時,保險公司更應該發揮產品開發和售后服務的優勢,利用覆蓋全國中心城市的網絡優勢,做好保單配送等服務。
網銷盈利前景可期
與電銷渠道一樣,網銷渠道被賦予美好的發展前景,已然成為保險公司追求盈利的“香餑餑”。 2009年,中國平安電話車險業務的綜合成本率已經低于100%,實現1.5%的經營利潤。雖然2010年數據尚未披露,但業內人士紛紛給出盈利預測。
車險業務效益的提升,同樣能夠縮短網銷渠道的盈利周期。更具優勢的是,網銷車險業務能夠降低保險公司對電話座席人員的成本投入,將更多的自主權留給車主,當然價格仍是這一渠道的主要營銷利器。
由于保險電子商務平臺還承擔著更多的服務功能,尤其是在線報案、理賠查詢和在線支付等方面,需要保險公司持續投入資金維持運作,無疑也會延長網絡渠道的盈利周期。不過,隨著保險公司將越來越多的效益險種擺上網絡銷售,電子商務渠道的短期盈利依然可期。
專家認為,在是否發展電子商務發展問題上,保險公司首先考慮的是投上去能產生多少回報,以保費收入的多少來衡量電子商務產出的效益。這是發展保險電子商務的一個非常嚴重的誤區。十年過去了,現在該對國內電子商務發展如何盈利做系統思考了。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