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萬鋼向國務院提出了開發潔凈能源轎車,實現中國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的建議,受到時任科技部、經貿委領導的重視和支持。
2000年底,萬鋼在科技部領導的盛情邀請下回國工作,被科技部聘任為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總體組組長。同時,萬鋼在同濟大學任職期間還兼任該校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
萬鋼在兩會期間乘坐比亞迪純電動車出席會議的消息在微博廣泛轉發。他也曾公開表示,在科技部,大家開會都會搶著坐那兩輛電動車,因為每開一公里就會比其它車輛減少一公里的PM2.5排放。
據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李云飛介紹,“北京現在一共有12輛上京牌的e6,全部是去年下半年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的那批車,現在分配給各部委使用,今天萬鋼部長乘坐的e6就是其中之一。”
對于即將到來的北京電動車新政,李云飛表示,“目前普通消費者購買e6還上不了京牌,但這個信息讓我們很受鼓舞。”
目前,比亞迪電動車僅局限在深圳市銷售,不過比亞迪已讓全國各地經銷商老板都購買了一輛e6在各城市進行“示范運營”,同時方便有購買意向的消費者進行試駕。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000625,股吧)在房山區、北汽在順義區等北京周邊區縣均開始了上百輛的電動出租車示范運營,特別是本土作戰的北汽已經開始在集團采購上取得實質性進展,目前已經有小批量京牌北汽E150出現,而在去年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招標的車型中也有北汽的產品。
去年年底,財政部、工信部和科技部三部委聯合提出了一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創新工程,其中對于電動汽車國家支持的5個企業,給予每個企業近2億的資金支持,其中就有北汽。
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方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最近提出能不能在國資委系統開展示范運行。地方國資委下轄就有100多家企業,每個企業采購兩三輛電動車并沒有多大的負擔,辦公場所也有停車位,配套問題容易解決,我們現在主張多搞點這種項目,確實解決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的問題。”
車牌誘惑與充電難題
相比北京市政府與中央政府共計12萬元的補貼,不用搖號就能上牌更能打動一批有經濟實力的消費者。
不過在北京市電動車管理辦法正式實行之前,電動車還無法上牌,更不要說上路了。國泰君安分析師張欣認為,目前北京市電動車新政尚未出臺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之前公布的《辦法》草案對購車人群有所限制,要讓已購車人群以及外地等不具備搖號資格的人群具備購買電動車上牌才可能達到的目標,北京市政府可能出于規劃需要更改原來的草案。
方青表示,“北汽在純電動車的市場調查中發現,在初期推廣階段,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有很多疑慮,所以我們在初期推廣新能源車時,對個人消費者也沒有太大的期望。”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記者會上,萬鋼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到2012年12月份,全國有27800多輛新能源汽車,其中80%是公交車。按照各地發展的規劃,到今年3月底時,這個數字將達到39000輛左右,但還是以公交為主。
今后,新能源汽車仍將以公交推廣為主,同時推動新能源汽車在私人領域的應用。萬鋼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充電樁建設等,個人使用方面的增長可能要慢一些。
萬鋼透露,前兩年基本上還沒有個人應用,現在已有4400多個人使用,今后的發展會更快。除了比亞迪在深圳市有上千輛電動車銷售外,其他汽車企業在地方現階段的乘用車電動車方面尚處于推廣階段,如力帆在上海市已經可以上牌兩年,也僅銷售20輛左右。
事實上,車企們也都認識到充電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截至2012年底,北京電力公司已建設充換電站60座、充電樁1080個,但覆蓋面遠遠不足,目前主要供公交車和環衛車充電使用。
方青認為,電動車私人消費還有一個過程,他們希望一批有能力的消費者能夠來做這種嘗試。個人消費者能夠正常使用電動車的基本條件,就是用戶具備充電條件。然而,很多車主甚至沒有固定車位,更不要說在車位上安裝充電設施了,此外,安裝普通充電樁的成本也在1萬-2萬元。
據方青介紹,北京市已經開始和國家電網協調充電設施的建設工作,“這兩年包括今后一兩年我們更多的是面對單位的可控示范運行,如國資委系統的企業。”
按照北京市十二五電動汽車發展整體規劃:2015年底,本市將建成以256座充換電站為骨架、210座配送站為網點、4.2萬臺充電樁為補充的充換電服務網絡,滿足7.13萬輛純電動汽車的充換需求。有消息稱,北京市今年將新建6000個充電樁,有關部門正在醞釀要求每一個新建小區安裝相當數量的充電設備。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