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華晨集團兩家在港上市公司華晨中國和新晨動力同時召開2012年業績發布會,會上華晨中國董事長吳小安透露,華晨旗下新上市公司新晨動力,目前已經獲得寶馬公司的技術轉讓,允許從今年起生產N20發動機。
N20發動機是目前量產渦輪增壓發動機中,最大扭矩輸出轉速設定最低的,曾憑借先進的技術上榜2011年全球十佳引擎,并計劃搭載于已經國產的寶馬X1車型上。目前,已經在沈陽鐵西區動工的華晨寶馬新發動機工廠,便計劃在2015年投產該發動機,為寶馬已經國產的X1、3系以及將來的其他車型配套。
不過,今年該發動機將有可能以組裝的形式先于新晨動力生產。根據3月13日新晨動力對外發布的上市資料,該公司與華晨寶馬汽車訂立的發動機組裝許可協議及相關協議,已授權其制造特定客車制造商發動機型號,主要向沈陽金杯多功能車型配套。
同時,吳小安也在發布會現場透露,新晨動力生產的N20發動機除了為華晨輕型客車配套外,還將用于寶馬3系、5系和中華轎車的配套等。如果該計劃能順利實行,將標志著華晨與寶馬的合作已經從整車開發進入到零部件國產環節。
華晨全面倚仗寶馬
從去年開始,華晨集團董事長祁玉民就曾在多個公開場合對媒體宣稱,華晨與寶馬的合作已經進入到一個全新階段。彼時,華晨剛剛推出的兩款新車,中華V5和H530,均以外形分別神似寶馬X3和530,而引發外界的一片“山寨”之聲。
對此祁玉民曾大方向記者表示,“借鑒寶馬技術發展中華轎車,已經是華晨發展自主品牌的唯一路徑。新一代中華轎車的研發確實有寶馬團隊參與。”
如今,這一不可明說的合作已經被公開寫在了新晨動力的上市資料上。該資料顯示,2014年初,新晨動力將開始建立一條新的發動機生產線,專門為沈陽金杯車型配套。該公司將根據與歐洲領先客車制造商及華晨寶馬汽車訂立的發動機組裝許可協議及相關協議,授權制造特定客車制造商的發動機型號。
根據協議,客車制造商會授予新晨動力非獨家許可,允許該公司運用其技術制造客車制造商發動機,并會就生產基地安裝生產線等方面提供相關技術顧問服務,并為該公司員工提供生產發動機的培訓。作為回報,新晨動力會向對方支付技術使用費和相關酬金及費用。
新晨動力,全稱為新晨中國動力控股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13日正式在香港上市,是華晨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主要生產排量在1.0升至2.7升的輕型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為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配套。目前,其主要客戶包括華晨中國集團、華晨集團、鄭州日產(微博)、廈門金龍、廣汽長豐和東風汽車。
在3月17日的業績發布會上,祁玉民稱:“華晨與寶馬不僅在整車領域開展合作,而且在發動機、產品開發、品質和內部管理等方面建立了全方位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同時,寶馬已經組建了一支專家團隊,正在國際咨詢公司麥肯錫的協助下,對華晨旗下的中華、金杯兩大自主品牌以及發動機給予全面支持。”
事實上,華晨目前確實需要寶馬的鼎力協助。從剛剛公布的業績報表看,華晨集團旗下,除寶馬的合資業務外,自主業務還尚未帶來明顯的投資收益。相關數據顯示,華晨中國去年實現純利23.01億元,其中華晨寶馬對集團的純利貢獻就由2011年的17.2億元增加至去年的23.25億元,成為集團旗下最為強壯的“現金奶牛”。
而華晨中國旗下的另一塊業務輕型客車,由于市場競爭加劇以及豪華輕型客車缺乏新品使得該業務的營業額和毛利均出現下滑。此外,在A股上市的金杯汽車,摘帽后也并未完全走出業務困境。據其最新財報顯示,2012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僅比2011年增加了7.8%,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同比下滑26.14%。
為了使兩大業務走出低谷,華晨開出的“藥方”均是通過與寶馬的技術合作,在零部件和車型領域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據了解,除了新晨動力獲寶馬技術轉讓,為華晨輕型客車升級換代提供強有力的發動機產品外,金杯汽車也將加速與寶馬的配套零部件擴能改造進度,通過完成寶馬5系門板本體國產化、門板儀表板增產、寶馬3系門板儀表板增產項目,提升利潤空間。
合資自主車型年底推出
除了傳統車型上的技術合作外,備受關注的華晨寶馬合資自主項目也將在今年結出碩果。
華晨中國在剛剛公布的2012年年報中表述,“其合資企業正開發新能源產品的中國品牌,于2013年底初次推出市場,以符合中國政府的規定,并為合資企業日后的發展把握新分部增長”。
根據我國相關政策規定,現有合資企業擴建產能,必須具備擁有合資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等條件。而為了使華晨寶馬第二工廠順利投建,寶馬集團已經承諾,未來必將推出上述產品。
經過近兩年的籌備后,該品牌已經在逐漸揭開神秘面紗。今年3月初,國家工商行政總局的一則商標信息引起汽車媒體廣泛關注。該商標名稱為“之諾”,注冊方為“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后經媒體證實,該商標正是華晨寶馬的合資自主品牌名稱。
據坊間傳聞,該合資自主品牌的首款車型將基于寶馬3系打造,但也有接近寶馬的消息人士稱,首款車型是基于寶馬X1平臺打造的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或純電動汽車。至今上述傳聞并未得到華晨寶馬方面的官方回應。
推出合資自主車型,只是寶馬與華晨在該項目上邁出的第一步。根據華晨中國的最新年報表述,未來華晨寶馬公司將“有必要在內部成立若干研發職能,以開發新本地品牌的中國特定新能源汽車,并將促進中國進一步部件國產化”。
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意味著未來華晨有可能借合資自主品牌的開發與推進從寶馬處獲得更多的技術支持,以及零部件的國產配套業務,為華晨集團開發更多的利潤空間。記者從華晨寶馬處得到的最新消息顯示,該合資自主計劃很可能在今年4月發布。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