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鏈接 豪車品牌加速擴網
北京限購政策出臺后,汽車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置換購車消費者甚至首次購車者將目標鎖定豪華品牌,其表現在網絡發展上尤為明顯,北京各經銷商集團扎堆開建豪華車品牌4S店,眾多豪華車品牌、甚至超豪華品牌的拓網速度明顯加快。
豪華車品牌中,奧迪、奔馳、寶馬3個德系品牌的拓網之戰可謂激烈。僅去年一年,北京地區的奧迪、奔馳、寶馬4S店各增一店,其中奧迪、寶馬店均隸屬于運通汽車集團;MINI、凱迪拉克去年也各有一家新4S店開業。同時,各品牌的競爭觸角開始向北京市區的周邊延伸,2012年底,奧迪品牌位于通州、順義的兩家新店開業,且有一家位于門頭溝的新店正在籌建之中;運通集團去年新增寶馬4S店位于順義。
此外,以保時捷為代表的超豪華品牌也顯現了搶占市場的決心。去年北京新增一家保時捷中心,目前北京保時捷中心數量達到5家,并有一家保時捷中心重裝開業,成為保時捷在中國大陸地區首家直營店。此外,瑪莎拉蒂在京第二家授權經銷商也于去年開業,包括一家展廳和一個3S中心。
近年來,盡管非中規車市場份額逐步萎縮,但其憑借價格優勢和較高配置標準,非中規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去年3月公安部下發的《關于嚴格進口汽車注冊登記工作的通知》,使非中規進口車銷量大幅下滑,更致部分實力較弱的車商退出。銷量大幅下滑
目前北京市場非中規車交易量約占北京進口車總交易量的5%到10%,經銷商主要集中在亞市,亞市中1/3進口車經銷商都在經營非中規車。據介紹,亞市50%以上的進口車都銷往北京以外地區。但多地方非中規進口車不能上牌,使得非中規進口車賴以生存的價格優勢明顯降低。“相比價格優惠,能否上牌顯然更重要。”一位進口車經銷商銷售顧問介紹。
此外,去年10月起開始的汽車三包政策使得非中規車銷售“雪上加霜”。“目前,已有部分品牌逐漸取消了對非中規進口車的質保服務,而三包政策的實施無疑將非中規進口車拒之門外,消費者在買非中規車時肯定會有所顧慮。2013年上半年非中規進口車銷量較2011年同期下降了50%。”顏景輝說。
部分弱勢車商退出
非中規車無法上牌所帶來的影響,遠不止銷量下滑,也導致部分實力較弱的經銷商退網。“很多規模較小的進口車經銷商撐不下去了。”顏景輝說,在非中規車無法上牌、無質保所帶來的沖擊下,亞市內一些小進口車經銷商開始縮減業務量,或撤銷原本設立在京外的銷售點,或選擇退出市場。
據了解,亞市內經營非中規車的進口經銷商多以個人性質的汽車銷售公司為主,一般只銷售一兩個品牌車型。“相對實力較強的進口車經銷商集團或一級經銷商,小的進口車經銷商資金周轉能力、抗風險能力都要弱很多。”顏景輝說。
從目前已公布或者預計2013年度銷售數據來看,賓利、法拉利、蘭博基尼等超豪華車品牌在華銷量出現了下降或是零增長。賓利汽車去年全球銷量同比增長18.9%,首次突破萬輛大關,但在被大家一致看好的中國市場銷量下滑2.8%。在中國以外地區,賓利去年在美洲地區銷售增長28%,在歐洲銷售增長11%。
在中國市場遭遇滑坡的超豪華車品牌不止賓利。盡管全年銷售數據尚未公布,但在2013年前9個月,法拉利在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的銷售量已經同比下降25%;其競爭對手蘭博基尼則預計2013年銷售會出現零增長,此前兩年,這兩家公司都在華銷售實現了超過25%的增長。2011年,法拉利在中國內地銷售了449輛,香港188輛,加上臺灣共銷售777輛,中國成為法拉利全球第二大市場。2012年,法拉利在中國內地銷量為454輛,加上港臺地區,共784輛,占全球總銷量1/9左右。但去年上半年,法拉利在中國內地與港臺銷量則為340輛,同比下滑12.5%,但其全球銷量同比增長22%到3767輛。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