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藍震
數名速騰車主前往廣州車展一汽大眾展臺維權,56名車主聯名要求質監局認證速騰不合格,725名速騰車主集體狀告一汽-大眾……
過去一周,大眾汽車與中國車主的這出“戲”還在持續上演,雙方矛盾也越來越激化,即便大眾高層接連在多地召開媒體溝通會,并在廣州車展上也表示將加大對中國市場的研發生產投入力度,試圖來挽回當下的不利局勢,但是大眾死咬速騰、甲殼蟲后懸架沒有質量問題,堅持“打補丁”召回方案的作法,還是造成了速騰車主的極大不滿。
在這場“拉鋸戰”中,大眾汽車和大眾車主各執一詞,似乎很難達成一致。而上周的一場小型“溝通會”,更是引起了各方關注。
遭央媒炮轟誠信缺失
大眾緊急約見部分速騰車主
11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發文章《缺陷產品不能一召了之》,首次評論速騰斷軸事件。同日,央視2套批評新速騰的召回方案,譴責廠家的“真誠”去哪兒了?
大眾似乎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不再試圖通過媒體傳達聲音,而是主動召集車主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而根據早報記者了解到的信息,就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央視2套節目預告的當天,大眾汽車向北京、河北兩地的10余位速騰車友發出了邀請函。
在這些被緊急約見座談的車友中,鐘誠(化名)的臨時到場,是主辦方始料未及的。“我沒有接到他們的邀請,是當時北京的另外一位車友告訴我,只要憑行駛證就可以入場,我就自己找上門去了。”鐘先生告訴早報記者。
早在今年8月份,鐘誠就曾致電過早報維權熱線,咨詢過有關速騰車的問題。鐘先生的速騰車是2013年1月買的,行駛到27700公里時發現后懸架有裂痕,之后他找4S店和廠家理論,結果得到4S店的回復是:后懸架的裂痕屬于懸掛部件的沖壓痕跡,沒有質量問題。
于是,后懸架上這條裂痕,成為了他心里的一道“裂痕”。“4S店和廠家不承認質量問題,沒有提出任何解決方案。”過去的幾個月里,鐘先生和其他速騰車友一起一直在堅持自己維權的腳步。
這次參加溝通會,鐘先生顯然是有備而來。“溝通會上,德方專家關于‘質量和設計無任何缺陷’的解釋是軟弱無力的,我們對‘打補丁’式的召回方案不滿意,要求更換獨立懸架或退車。”
不過,面對這場火藥味十足的溝通會,大眾方表示,此次溝通會的目的僅僅在于收集車主意見,下一步將與國家質檢總局進一步商討召回方案。
車主表示精神壓力太大
上月實在扛不牢把車低價賣了
對于后縱臂斷裂的焦慮情緒,還在速騰車主中間不斷的蔓延。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