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人民日報——吉利—沃爾沃 跨國企業新范式
2014年12月9日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章念生

  沃爾沃根特工廠整車車間里,工人正在進行操控、安裝、監測,平均每分鐘就有一輛汽車下線。

  擁有4500名員工的沃爾沃根特工廠,生產三班倒,平均每分鐘一輛汽車下線。這是記者11月初到訪沃爾沃根特工廠時,最先聽到的一組數字。

  在整車車間,機器人在忙碌地抓取零部件,為數不多的幾個工人,操控、安裝、監測,手里忙個不停,臉上掛著笑意。

  6年前,同樣的工廠,卻被關張的陰影所籠罩,按計劃只有800人可以留任。

  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當時的“東家”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決定進行結構調整,推行“一個福特”計劃以削減成本,沃爾沃被掛牌出售。

  2010年8月,中國民營企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18億美元從福特接手。

  2013年,沃爾沃汽車集團贏利19.2億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約合0.82元人民幣)。當年底,沃爾沃全球所有員工都高高興興領到了年終獎——相當于3個月的額外工資。

  “沃爾沃員工非常榮幸成為中國公司擁有的品牌。”沃爾沃汽車集團副董事長漢斯—沃勒夫·奧爾松對本報記者這樣說。

  并購——

  抓住機遇 重視溝通

  上海嘉定,沃爾沃中國區總部,記者見到了袁小林。他當年參與吉利并購案,后作為董事長辦公室主任,曾在瑞典哥德堡常駐4年,現任沃爾沃中國區總裁。

  “李書福董事長將吉利成功并購沃爾沃歸納為6個字:天時、地利、人和。”袁小林說。

  杭州濱江,吉利總部。記者面前的李書福,對“天時”有著比較具體的闡述。

  “國際金融危機風起云涌,全球資本市場處于冰凍期,吉利要‘破冰’走出去。全球頂尖的法律顧問、財務顧問和咨詢公司幾乎閑得沒事干的時候,吉利以最低廉的價格雇了他們,組成了一流的并購團隊。”

  18億美元,比原先標價整整少了42億美元。吉利接收沃爾沃汽車集團全部資產和知識產權,包括3家工廠、1萬多項知識產權,還有彌足珍貴的數據庫等。

  中國經濟實力上升、人均收入增加、市場不斷擴大,便是最明顯的“地利”。吉利接手沃爾沃之后,定下兩大支柱:穩定歐美,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

  強大的中國和中國市場,是沃爾沃的底氣所在。沃爾沃高層的普遍共識是,“賣給中國人,是沃爾沃最好的歸宿。”

  更值得一提的是“人和”。

  工會,在西方國家是很難打交道的組織。從一開始便與工會建立良好溝通,讓李書福運營沃爾沃事半功倍。

  回憶起2009年發生在根特的那個場景,李書福眼神里充滿自信。福特公司宣布吉利為并購沃爾沃首選方后,他與福特公司高管一起到根特會見工會代表。

  “請你用3個詞來說明吉利為何是首選方。”工程師工會代表菲利普·莫蒂埃對李書福開門見山,挑釁之意顯而易見。

  “我愛你們!”李書福的回答直截了當。

  聽完介紹,尤其是得知吉利為并購沃爾沃作了8年的精心準備,工會代表靜靜走上前,摘下自己衣領上的沃爾沃徽章,別在李書福身上。

  與工會的溝通接觸,遠不止這些。為了解吉利的實際情況,瑞典工會組織曾3次派人來中國考察,與不同層次的代表座談。

  “他們為此花了不少工會會費,但肯定值。”李書福笑著說。

  并購交割的時候,袁小林是許多文件的蓋章者。“五六十平方米的房間里,長桌擺成一圈,一摞摞文件挨在一起,每摞都有20多厘米高。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光蓋章就蓋了整整一下午。”袁小林說。

  這些文件的背后,是吉利200多人并購團隊的艱辛付出。“光是閱讀的材料,就可裝滿整整一卡車”,還不知遭遇了多少次白眼,熬了多少個通宵,飛了多少萬里程。

  穩定——

共 2 條 1/212下一頁末頁
TAGS:吉利 沃爾沃 | 責任編輯:車新聞編輯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