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國家發改委等十部委發布《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其中提到了汽車消費的促進政策,并明確指出要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和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而此舉被業內解讀為新一輪“汽車下鄉”政策的啟動,一時間引起高度關注。
眾所周知,受多重因素影響,2018年,國內廣義乘用車累積銷量2272萬輛,同比下滑6%,逾20年來首次年度下跌,而汽車銷量的下滑也直接拉低了國家消費指數。在此背景之下,重啟“汽車下鄉”政策,刺激銷量、提振市場的目的不言而喻。
空間+環境,鄉村市場或成主增長極
在2018年銷量下跌的同時,我國的整體千人汽車保有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卻還存在巨大的差距,仍然有較大的市場空間,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每千人汽車保有量是170輛左右,距離主要發達國家保有量水平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比如美國的千人保有量大概是在800輛左右,歐洲、日本大概在500-600輛左右。拆分來看,我國部分城市,特別是大城市,汽車千人保有量已較高,且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但在鄉村地區,這一數字仍然偏低,廣闊的市場增長空間還在鄉村。
同時,我國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8年已經達到了14617元,同比增長8.8%,農村居民消費也遠遠高于城鎮居民,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124元,同比增長10.7%,與城鎮居民消費的同比增長6.8%相比高出將近4個百分點,并且農村人口分散使得公共交通難以深入、村村通公路政策帶來的路網升級、無“停車難”和“上牌難”問題制約的客觀條件也有利于鄉村汽車消費加速。
未雨綢繆,華泰汽車銜接政策東風
此次發改委發布的“方案”在明確促進鄉村汽車更新換代的同時,還進一步強調了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明確提出“將更多補貼用于支持綜合性能先進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鼓勵發展高技術水平新能源汽車”,而作為國內最早投身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車企之一,華泰汽車也較早預見到了汽車消費市場向鄉村下沉的趨勢,在渠道、基礎設施建設與產品等方面提前布局。
渠道層面,華泰汽車在相關政策出臺前,便與中國郵政達成戰略合作,借助遍布全國城鄉各地超過40000家的郵政網點,深入廣大農村市場進行銷售網絡鋪設,相比較其他品牌而言,以戰略合作、共享網絡的方式,華泰汽車“多快好省”地實現了進入對眾多車企難以觸及的四五線城市及鄉村市場的布局。
在“方案”之前,發改委還與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下發了《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強調“全面優化充電設施布局,顯著增強充電網絡互聯互通能力,而該“計劃”的出臺,恰恰說明了當前制約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問題,是以充電樁建設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而這一制約因素,在鄉村尤為突出。
在與中國郵政達成合作共建渠道的同時,華泰汽車還與世界領先的充電技術研發與充電樁建設企業青島特來電簽署了《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協議》,就新能源車樁聯動合作、政府采購、大客戶開發品牌傳播等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推進華泰新能源汽車在全國范圍內,特別是在鄉村地區的配套基礎施設進一步完善,通過與特來電的強強聯合,華泰汽車在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上走在了行業前列。
相較于2009年的“汽車下鄉”政策,2019年公布的“方案”從鼓勵汽車跨區域流通,盤活存量供給,鼓勵農村汽車消費升級等多維度,致力激活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汽車消費,更加強調將引導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與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更好地結合起來。事實上,隨著農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開始講究汽車品質,農村汽車消費也早已不再是“四個輪子加沙發”時代。這也將倒逼車企供應更好的產品,有助于產業優勝劣汰。
當下華泰汽車的產品定位是“智能國民車”,就是要在緊跟無人駕駛、智能互聯技術發展大勢的同時,造普通民眾樂于接受的好用、實用型純電動智能汽車,讓智能汽車走進更多尋常百姓家,這無疑與“方案”所要求的“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如出一轍。
以華泰汽車在北京車展上首次亮相的圣達菲5-XEV 480車型為例,其定位于緊湊型純電動國民車及共享出行市場,搭載的電動發動機最大功率為80kW,最高車速能夠超過130km/h,綜合工況最大續航里程為380km,且支持快充,充電80%用時僅需1-2小時,滿足日常通勤與近郊出游綽綽有余,同時在尺寸、配置等方面,相較同類產品也存在一定優勢,據內部消息,價格也將非常實惠,對于消費升級的鄉鎮家庭相當有吸引力。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在2018年迎來首次整體下跌的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到了轉型的關鍵節點,相關部門的政策也為市場的轉型、企業的發展指出了明確的道路,新一輪的“汽車下鄉”將激活潛力巨大的鄉村市場,把握住這一政策機遇,將為各家車企注入新的活力,帶來全新增長,而作為扎根中國市場的自主品牌,華泰汽車憑借多年發展經驗,提前在多個層面布局,與相關政策“不謀而合”,具備了政策優勢,勢必將在追夢的路上探索出企業發展的更廣闊前景。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網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