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賽車與顏色
一直覺得紅色只適合出現在法拉利身上,而無論其它哪個品牌的何種車型輔以紅色,似乎都少了一些因歷史而沉淀出的明度。不過不僅僅是法拉利,一些超級跑車所采用的標志性車身顏色并非品牌所為,而是有歷史淵源的,而這要追溯到1903年開始的國際汽車比賽上的分組規定。當時每個國家被分配了一種顏色,以區分不同的參賽車隊。多年之后,各自品牌車隊的代表色逐漸成為了一種傳統,同時也融入了品牌的血液中,影響了日后的一些量產車。
代表色在多年的比賽中有一些改動,不過總體變化不大:保加利亞——黃色、法國——藍色、德國——白色、英國——綠色、意大利——紅色、美國——藍白相間。
美國的藍白相間看起來比較特殊,這要源于其藍色底盤,而因為想要開發一款能夠蓋住并于底盤非常服帖的流線型車身,而特別設計了藍色條紋作為裝飾。
德國的賽車當時在以白色為主的情況下,也被允許使用銀色的賽車,最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梅賽德斯-奔馳的W25 Grand Prix賽車,當時為了減輕車身重量,幾乎沒有對其進行任何涂裝,就是全鋁車身本來的顏色。
不過車身顏色的規定也僅限于當時的F1以及一些跑車賽事上,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并沒有直接聯系,盡管看上去有一些影響,而且后來賽車的車身涂裝也完全被贊助商們掌控,無需再拘泥于顏色,只有法拉利還繼續使用著自己鐘情的紅色。
隨著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世界經濟大蕭條,車身顏色開始不再是人們的關注點,這一萎靡的時代一直持續至戰后。隨著汽車工業的整合,一些單體的定制款車身設計逐漸消逝,擋泥板部分開始獨立存在,而它與車身采用兩種顏色混搭,在那個時期成為了風潮,深藍、灰綠、紅褐、棕色都興及一時。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