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區域合作
‘北京必須抓好并且用好這次機遇,首先是盡快把首都經濟圈戰略提上重要決策議事日程,并作為未來10年首都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報告】
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積極配合編制首都經濟圈發展規劃,抓緊編制空間布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專項規劃,建立健全區域合作發展協調機制,主動融入京津冀城市群發展。著力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交通一體化。
主動融入京津冀城市群
帶動首都周邊城市發展
市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認為,加快首都經濟圈規劃,更加自覺地推進京津同城化和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是疏解和優化首都城市功能的必然選擇。治理首都“大城市病”,有賴于建立健全城市區域體系和深入推進區域合作發展。高標準、大尺度、深層次思考和謀劃首都各項工作,必須以首都經濟圈發展為坐標。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這是首都城市的根本性質和核心功能。
從現實看,北京過多承載著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的人口和產業。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城市規劃的滯后和落后,本質上是缺乏對國際化大都市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換句話說,疏解和優化首都城市功能,僅依靠北京自身“攤大餅”式發展模式是無濟于事的。必須著眼并依賴于首都經濟圈、京津同城化和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有取有舍,有進有退。發揮科技優勢,激發文化創造活力,推動產業結構深層調整升級。調整和退出一批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的產業和“小、散、低、次”產業。強化京津冀區域產業分工和功能互補,強化首都核心功能,帶動周邊共同發展,跳出北京發展北京。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首都發展的必然選擇。
首都經濟圈是未來10年主題
北京必須抓好用好這次機遇,盡快把首都經濟圈戰略提上重要決策議事日程,并作為未來10年首都發展的主題和主線;其次是盡快把首都經濟圈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把首都經濟圈戰略與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統一起來;最后是盡快把首都經濟圈戰略與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對接、對表,尋找其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契合點,探索有利于首都經濟圈戰略實施的新體制、新機制和新模式。
具體來說,連玉明建議加快促進首都經濟圈規劃編制實施,抓緊編制首都經濟圈空間布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人口調控和生態保護專項規劃,全面對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和北京“十三五”規劃工作。
北京還要加快交通體系、流通體系、金融體系一體化建設,在京津同城化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加快建立健全區域合作發展協調機制,特別是在京津冀區域合理調控人口規模、制定和引導功能區發展、建立區域共同基金、創新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強化國家統籌協調和支持等方面形成區域聯合體,并逐步向機制化方向發展。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