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質量軟肋:傷不起
隨著汽車品牌、車型的不斷增多,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更看重的是性價比優勢。相對于合資品牌來說,自主品牌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但質量一直是自主品牌的硬傷。而這一輪自主品牌的潰敗,仍是因為這個致命的硬傷。
質量小問題多,這或許是很多自主品牌車型共同的軟肋,但作為售價相對較高的自主品牌車型榮威550,與其競爭的都是合資品牌的成熟產品,一點點的問題都會在對比當中被放大。自然,多個問題的集中體現,影響了榮威550的口碑和美譽度,最終影響到了銷量。
榮威絕非個案,國產汽車市場大浪淘沙,在質量上,一旦出現問題,導致毀滅性的打擊,此類案例比比皆是。近一段時期,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已經連續7個月呈現下滑態勢,市場占有率下降6個百分點。北京車展前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3月銷量數據,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7.18萬輛,同比下降2.33%,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9.28%,同比下降4.1%。今年一季度,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188.53萬輛,同比下降1.46%,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8.72%,占有率同比下降4.54%。吉利汽車、江淮汽車以及比亞迪汽車等一季度銷量都同比下滑明顯。
有分析認為,隨著二、三線城市汽車消費潛力釋放,中國汽車產業還有10年的黃金發展期,但留給自主品牌的最后機遇可能只有5年,自主品牌必須盡快縮短與合資品牌的質量差距和品牌形象差距。
質量問題是會毀掉品牌,這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又一關鍵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就預感,稱必有中國品牌汽車因質量問題,特別是出口發達國家發生質量問題而敗走麥城,甚至萬劫不復。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