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掛出六月份全國汽車銷量數據——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5.56萬輛和184.5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0.8%和5.2%;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78.34萬輛和1168.3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6%和8.4%。
數據顯示,今年汽車銷售并未受到宏觀經濟調控影響,延續去年態勢,擺脫“微增長”。按此態勢,全年10%增幅可期。值得一提,約有七成車企“時間過半,目標過半”,成績喜人,為下半年戰略部署贏得空間與時間。
增量來自轎車與SUV
上半年,轎車、SUV和MPV銷量均有上漲。其中,MPV增幅最高,為55.4%;SUV屈居第二,為37.1%。由于基數較大,轎車增速較低,僅為5.3%。商用車成為唯一下滑的品類,6月銷量大降12.2%,半年累積下滑3.2%。數據還顯示,上半年車市增量主要來自于轎車與SUV,這兩塊也是當下車市主戰場,絕大多數車企在其中拼殺。MPV雖增長迅猛,但基數小,消費者關注低,短時間內仍是“配角”。
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上市新車總數為97款。其中,轎車占絕大多數,多達78款,SUV有12款;MPV只有7款。78款新品轎車中,本土轎車數量不少,但拿得出手的沒有。上半年,引起車市轟動的轎車多為合資品牌,其中,又以日系轎車居多。
新能源車開始進入視線。據中汽協會統計,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生產了20692輛,銷售了20477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3倍和2.2倍,產銷量已超過上年全年數量。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85輛和11777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507輛和8700輛。
前十合資車企成績喜人
上半年,三家車企冠軍之爭更加激烈,上海大眾以94萬輛成績排名第一,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以90.6萬輛和84.2萬輛的成績緊追不舍。三大車企最大銷量來自于A級車,其中,又以南北大眾尤甚,兩者在A級車銷量上超過上海通用10萬輛。上海通用勝在均衡,在各個細分市場都有不俗表現,新君威、新君越、邁銳寶三車組合在B級車市場成績斐然;上半年,上海通用昂科拉累積銷量也超過10萬輛。
第二陣營中,北京現代、長安福特、東風日產、神龍汽車、東風悅達企業都完成或接近全年銷量目標的一半。通常,車企都是按照“45:55”節奏分配全年銷售任務,45%是半年及格線,50%是半年優秀線,能夠超過50%的極少。七成車企半年成績達標,還不是歷史最佳成績,在汽車井噴年代,比這還高的年份還有。不過,在汽車全面進入穩步增長的年代,能有此成績,也堪稱不易。這表明,車企年初制定產銷目標更加的理性,車企對于車市的預判更加的精準。
轎車拖累本土品牌
與合資車企“報喜”不同,本土品牌再次面對慘淡的數字。出于審慎,年初制定全年產銷并不高,整體壓力不大。但盡管如此,形勢比想象中的糟糕。上半年,長城售出車輛28.2萬輛,完成率僅為31.8%。奇瑞完成20.6萬輛,吉利為18.9萬輛,長安為35.7萬輛,比亞迪為20.7萬輛,表現稱得上搶眼的只有長安汽車。從銷量上看,排名前十本土車企中,有六家銷量出現滑落。轎車是拖累本土品牌最主要因素,上半年,本土品牌SUV和MPV均實現高幅增長,幅度分別達55.9%和30.5%,轎車卻大幅下滑,降至139.33萬輛,同比下滑13.2%。
上半年,本土轎車是市場中唯一銷量下滑的派系。6月,本土轎車再次與榜單前十無緣。本土轎車中,銷量勉強拿得出手的只有長安逸動、帝豪EC7、比亞迪速邁寥寥數款,而且都是上市有一段時間的車型。短時間內,本土轎車依然看不到“翻盤”的希望,縱觀下半年本土品牌即將推出的新車,具備競爭力的多為SUV,轎車多為小改款。
豪車繼續“發飆”
頻繁的人士變動并沒有給寶馬帶來銷量上的影響,反而創出在華歷史最佳半年業績,共售出BMW和MINI品牌22.5萬輛,同比增長23.1%。豪車冠軍依舊是奧迪,半年銷量達到26.87萬輛,同比增幅17.8%。奔馳在華加速追趕,半年銷售13.5萬輛,增幅高達37.5%。
DS、英菲尼迪以及凱迪拉克等二線豪車品牌也開始“發飆”。DS今年半年銷量數字是10363輛,2013年同期數字僅為636輛。DS用實際行動表明,“國產”才是硬道理。凱迪拉克半年銷量為3.37萬輛,同比增長71.7%。隨著第二陣營豪華車品牌的快速崛起,奧迪品牌今年上半年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35.7%下滑至33.6%。
受益于小型車和SUV,今年上半年,中國豪華車銷量已經超過80萬輛,達到去年全年銷量的八成,市占比達到6.8%。根據汽車發達國家慣例,豪車市占率應在15%左右,廣闊的市場前景刺激著豪華品牌奮勇前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