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寶馬在華經銷商因壓力過大,聯名向主機廠反向施壓,并提出多項要求,其中包括獲得60億元額外返點,以及與經銷商協商制定銷量目標等。
該消息一出即引發輿論嘩然,也將近年來愈加凸顯的經銷商庫存高企、價格倒掛等問題再次推上風口浪尖,漸趨緊張的主機廠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也再次引發關注。
只是,經銷商即將面臨新一輪更加激烈的優勝劣汰已成業內共識,流通行業格局究竟如何變化仍是未知。
庫存與價格間的連鎖反應
今年汽車流通行業平均庫存已連續數月高于警戒線,11月達到庫存預警新高,12月壓力或進一步加大;受庫存壓力影響,價格倒掛現象今年尤甚
其實,不僅是寶馬經銷商,整個汽車流通行業目前都處于較為惡劣的生存環境。尤其是今年以來,盡管汽車銷量仍在穩步攀升,但汽車流通行業的平均庫存卻已連續數月高于警戒線。來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11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5.7%,比10月上升了10.7個百分點,處于警戒線水平以上,并且達到了2014年庫存預警的新高,經銷商普遍認為11月份的經營狀況差于上月。與此同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計,由于年底廠商沖擊銷量任務,經銷商提車任務量加大,12月份庫存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大。
倒掛一直有,今年特別多
庫存壓力狀況導致“價格倒掛”現象在今年尤為突出,在競爭激烈的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則更甚。以北京市場為例,受宏觀經濟環境、搖號指標再次大幅減少等因素影響,今年北京車市所呈現的特點是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競爭更趨激烈,經銷商庫存量普遍較大。“價格倒掛其實近年來一直存在,只不過以前需要‘倒掛’的車很少,現在則越來越多。”一位日系品牌4S店銷售負責人表示,目前只有少量熱銷車型尚有利潤可言,非暢銷車型、老舊車型已無利可圖,所打折扣“甚至超出了可獲得的廠家返點”。
“第二季度時每天銷量常為個位數,甚至一輛都賣不出去。”一位韓系品牌經銷商負責人告訴記者,庫存積壓的最大弊端就是影響資金正常周轉,為此只能選擇盡快降價促銷將車賣出去,“即使賠錢也得賣,否則整個公司的資金鏈都會出問題。”在此情況下,很多新車剛上市,就往往會選擇“大打折扣”。
據了解,在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日前進行的一次經銷商調查中,近乎全部的經銷商都反映存在價格倒掛問題。其中,包括奔馳、寶馬在內的一些高端品牌都出現了價格倒掛問題,中低端品牌相對則更為嚴重。倒掛最為嚴重的車型,價差甚至達到了19.5%。
惡性競爭難以避免
與此同時,價格倒掛往往后續還會跟進價格戰及惡性競爭等連鎖反應。“他賣得便宜你賣得貴,客戶自然不會來買你的車。”據上述日系品牌經銷商負責人透露,“無底線”大幅優惠促銷的經銷商一般都是新開不久的4S店,客戶保有量低,尚不能依靠售后服務來獲得利潤,只能通過降價賣車來保持店內資金正常周轉。“這種惡性競爭最終會導致整個市場中的各方利益都受損。”
由此,經銷商利潤水平的大幅下滑也隨之而來。據財報顯示,國內上市的三家汽車經銷商企業——龐大集團、申華控股和亞夏汽車,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均出現大幅下滑。其中,申華控股去年同期已是虧損狀態,今年前三季度則進一步虧損,營業額僅有40多億元,同比下滑超過25%,虧損約1.6億元,利潤同比下滑194%。而亞夏汽車今年第三季度則虧損超過1500多萬元,收益下降257%,導致前三季度僅實現凈利潤580多萬元,同比下滑近九成。龐大集團前三季度營業額雖小幅上漲3%,利潤卻同比下滑超過70%。為了減少虧損,盤活資金流,今年9月底龐大集團曾發布公告,出售旗下6家業績不佳的汽車銷售公司股權,包括位于鄂爾多斯、深圳、廣州、沈陽、西安的5家阿斯頓·馬丁經銷商。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